时间: 2025-05-03 02:4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2:40:06
水出在高原,源深到冷泉。
饮者秃却舌,嗅者鼻孔穿。
口鼻两俱丧,妙用绝正偏。
侧耳与招手,听猿同呼猿。
藤萝影里石磊磊,双涧合流波涟涟。
两来北来脚下过,欲知冷暖待驴年。
这首诗描绘了高原的水源,从高处流出,泉水清凉深邃。饮水的人舌头因寒冷而失去知觉,闻香的人鼻子也被刺穿。口鼻都失去了功能,奇妙的作用反而偏离了常规。侧耳倾听并招手,听到猿猴的呼叫声。藤萝的影子下,石头重重叠叠,双涧汇流成波纹荡漾。两条水流从北方经过脚下,想要知道冷热的变化,要等到驴年的到来。
释梵琮,宋代高僧,以其高深的禅理和诗歌闻名。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充满禅意。
本诗写于诗人游历高原之际,受到自然环境的启发,借以表达对生命、自然的感悟和对禅理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高原的清新与纯净。诗人以水源的高出与深邃,引发对生命本源的思考。饮水者与嗅香者的感受,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娇弱。诗中“口鼻两俱丧”一语,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似乎在暗示即便人类再聪明,也无法完全掌控自然的力量。而“侧耳与招手,听猿同呼猿”,则表现出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美。
同时,诗中的藤萝与石头、双涧合流的描绘,使得整个高原的景象生动而立体,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一句“欲知冷暖待驴年”则以幽默的方式结束,传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既有对自然威力的敬畏,也包含对生命深刻的思考。诗人以高原的水源为切入点,反映出生命的源泉与人类的渺小,体现了一种禅意的哲学思考。
诗中“饮者秃却舌”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感觉?
“欲知冷暖待驴年”中的“驴年”指的是什么?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释梵琮的作品更加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