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边州客舍》

时间: 2025-05-06 02:47:01

诗句

开门不成出,麦色遍前坡。

自小诗名在,如今白发多。

经年无越信,终日厌蕃歌。

近寺居僧少,春来亦懒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7:01

原文展示:

开门不成出,麦色遍前坡。
自小诗名在,如今白发多。
经年无越信,终日厌蕃歌。
近寺居僧少,春来亦懒过。

白话文翻译:

打开门却无法出门,眼前的坡上满是麦子的颜色。
自小以来我的诗名在外,如今却已白发苍苍。
多年没有诗信传来,整天厌倦了外族的歌谣。
附近寺庙里居住的僧人少,春天来了我也懒得去拜访。

注释:

  • 开门不成出:开门却无法出去,表现了诗人被困的状态。
  • 麦色:指麦子成熟时的颜色,象征着丰收。
  • 自小诗名在:自小以来我的诗名就已广为人知。
  • 如今白发多:时光流逝,白发增多,暗示衰老和对往昔的感慨。
  • 经年无越信:多年没有收到来自越地的信件,表现了孤独。
  • 厌蕃歌:对外族的歌谣感到厌倦,可能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的失望。
  • 近寺居僧少:附近寺庙的僧人很少,暗示了孤寂的环境。
  • 春来亦懒过:春天来了却懒得去拜访,表现出一种倦怠和无力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较少,但其作品多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感慨。其诗风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创作背景:

《边州客舍》写于边疆小客舍,诗人在外漂泊,感受着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处于岁月变迁之中,诗人回顾自己的创作生涯,感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失落。

诗歌鉴赏:

《边州客舍》通过描绘诗人身处边疆的孤独和对往昔的追忆,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诗的开头“开门不成出”,便直入主题,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在边疆,却心系故土的矛盾心理。随后的“麦色遍前坡”,不仅描绘了眼前的自然景色,还暗示了丰收的希望与生活的安宁,但这些与诗人的内心状态形成对比。

接下来,诗人自述“自小诗名在,如今白发多”,通过对比自己年轻时的声名显赫与如今的白发苍苍,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残酷。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往的回忆与对现状的无奈,尤其是“经年无越信,终日厌蕃歌”一句,诗人对外族文化的厌倦反映了他对自身文化认同的坚持。

最后两句“近寺居僧少,春来亦懒过”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推向高潮,春天的来临本应带来生机与希望,但诗人却因周围的寂寥而感到懒散。这种情绪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失落。整首诗情感真实、细腻,展现了唐代边疆生活的复杂性与诗人内心的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开门不成出:诗人面临困境,想要出去却无法如愿,隐喻生活的压抑。
  2. 麦色遍前坡:描绘眼前的自然景象,似乎在暗示外界的繁荣与自身的孤独形成对比。
  3. 自小诗名在:表达自幼以来的成就与现今的对比,带有对往昔的怀念。
  4. 如今白发多:时光的流逝带来了衰老,透露出对生命的感慨。
  5. 经年无越信:对信件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体现出孤独及对外界联系的缺失。
  6. 终日厌蕃歌:对外族文化的厌倦,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归属感。
  7. 近寺居僧少:周围环境的冷清,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
  8. 春来亦懒过:春天的来临并未能激起诗人的热情,反而感到无力,表现出内心的疲惫。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年轻时的诗名与如今的白发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意象:麦色、白发、春天等意象交织,营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隐喻:开门不成出隐喻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困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边州的孤独生活,反映了个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厌倦,表达了对人生价值与归属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麦色:象征着生命的生机与希望,亦可视为诗人对往昔丰盈岁月的怀念。
  • 白发: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无情,提醒人们珍惜生命的每一刻。
  • 春天:本应象征新的开始,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懒散的代名词,反映出他内心的疲惫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开门不成出,表现了什么样的状态?

    • A. 希望
    • B. 困境
    • C. 快乐
    • D. 满足
  2. “经年无越信”中“越信”指的是什么?

    • A. 外族的信件
    • B. 朋友的信件
    • C. 家人的信件
    • D. 诗人的信件
  3. 诗中提到的“白发”是指什么?

    • A. 年轻
    • B. 衰老
    • C. 繁荣
    • D. 快乐

答案:

  1. B. 困境
  2. A. 外族的信件
  3. B. 衰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情怀,但更显豪迈与开阔。
  • 李白《静夜思》:同样有对故乡的思念,但情感更加直接与深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送人还乡 寄邓氏养拙斋 刘公柳溪诗 南城偶题 谢斗南禅师惠竹杖 谢惠华阳巾 次松雨平先生韵 寄桂宗敬 过睦州青溪渡 咏西湖十洲 雪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旁的字 畏葸不前 地脊 斤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清化 树上开花 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共允 建之底的字 恍恍忽忽 包含敲的成语 包袱皮儿 收刀检卦 鱼字旁的字 首尾贯通 酚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