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4:12
重送王十
执袂还应立马看,
向来离思始知难。
雁飞不见行尘灭,
景下山遥极目寒。
重送王十
握着衣袖,恐怕还得立刻骑马去看他,
从前的离别之情,今天才真正体会到难以忍受。
大雁飞去,看不见尘世的踪影,
山下的景色遥远,极目而望,感到一阵寒意。
本诗可能涉及到古代送别的情景,诗人以大雁作为象征,表达离别时的孤独与思念情感。大雁通常与秋天、迁徙相关,反映了时节变化和人生的无常。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樱桃,晚唐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婉约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秋天的景色和离别的情感。
此诗是在送别友人王十时所作,表现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离别的感慨,反映出杜牧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重送王十》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送别诗。诗中,杜牧通过对握袖、骑马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急迫的情感氛围,仿佛在说再见的时刻已经来临,而他却依依不舍,难以割舍。诗的前两句“执袂还应立马看,向来离思始知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这里的“执袂”不仅仅是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雁飞不见行尘灭,景下山遥极目寒”,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基调。大雁的飞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朋友的离去,诗人用“大雁”的意象传达了对友人去向的无奈和对人世纷扰的沉思。最后一句“极目寒”不仅指自然景象的寒冷,更隐喻着内心深处那种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杜牧对友人的真挚情感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沉的思索。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感慨与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与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中“执袂”指的是什么?
“雁飞不见行尘灭”中的“雁”象征什么?
诗中的“极目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杜牧的《重送王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登鹳雀楼》则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更加宏大的思考。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