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8:33
历阳崔太守,何日不含情。
恩义同钟李,埙篪实弟兄。
光尘能混合,擘画最分明。
台阁仁贤誉,闺门孝友声。
西方像教毁,南海绣衣行。
金橐宁回顾,珠簟肯一枨。
只宜裁密诏,何自取专城。
进退无非道,徊翔必有名。
好风初婉软,离思苦萦盈。
金马旧游贵,桐庐春水生。
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共祝中兴主,高歌唱太平。
历阳的崔太守,何时不流露出深厚的情感呢?
你我之间的恩义如同钟和李,情谊深厚如兄弟。
光辉和尘埃能够交融,而图画则格外清晰。
台阁的仁德与贤名,闺门中充满了孝顺与友善的声誉。
西方的宗教遭到毁谤,南海的绣衣行也受到质疑。
金色的包裹何以不回顾,珍珠的席子又怎么会肯一枕?
只应该精心裁定密诏,何必自取专城的危险?
无论进退都要遵循道理,徘徊和飞翔必有名声。
柔和的春风刚刚开始,离愁苦思恰恰充盈心间。
金马的旧游是多么珍贵,桐庐的春水又是多么生动。
雨水侵入寒窗做梦,梅花引来冰冷的酒液倾洒。
共同祝愿中兴的主君,高声歌唱太平盛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闻名,尤其擅长五言诗和律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牧在仕途上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之后,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国家未来的关心。诗中涉及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反思,以及对旧友情的怀念,体现了作者在动荡时期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展现了杜牧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开篇以“历阳崔太守”引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其情感的深刻描绘。杜牧用“恩义同钟李”的比喻,表现出他与崔员外之间如同兄弟般的深厚情谊。接着,诗中通过对“光尘能混合”的描写,引发思考,表明在复杂的社会中,真情常常能在纷扰中显现出其独特的清晰与真实。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社会的深刻反思。特别是后半部分描绘春水与离愁的意象,突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杜牧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世浮沉的冷静思考。最后的“共祝中兴主,高歌唱太平”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富强与和平的向往,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社会的思考,表达了杜牧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既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国家前景的关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与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阳崔太守”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恩义同钟李”中的“钟李”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共祝中兴主”表达了什么期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