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4:32
江城子 其一 盆中梅
作者: 吕胜已 〔宋代〕
年年腊后见冰姑。玉肌肤。点琼酥。不老花容,经岁转敷腴。向背稀稠如画里,明月下影疏疏。江南有客问征途。寄音书。定来无。且傍盆池,巧石倚浮图。静对北山林处士,妆点就小西湖。
每年腊月之后,我都能见到那盆中的梅花。她的肌肤如玉,点缀着如琼脂的花瓣,容颜不老,四季常显丰盈。梅花在阳光和月光下,姿态时稀时稠,宛如画中景致。江南的朋友询问我归途的音信,是否有音书寄来?不如在这盆池旁,巧妙的石头倚托着浮图,静静地面对北山的林处士,妆点着小西湖的美景。
作者介绍:吕胜已,字季和,号少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朋友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寒冬腊月,正值梅花盛开之际,诗人借梅花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人情的牵挂。
《江城子 其一 盆中梅》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词作,诗人在描绘梅花的同时,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梅花作为冬季的象征,代表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年年腊后见冰姑”一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季节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与梅花的独特韵味。
诗人用“玉肌肤”、“点琼酥”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展现出其与众不同的芬芳和气质。接着,通过“向背稀稠如画里”的描写,诗人将梅花的姿态与画作相比较,引发读者的想象,仿佛梅花在月光下轻轻摇曳,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此外,诗中提及的“江南有客问征途”,则暗示了友人与诗人之间的联系,寄托了对友情的珍视。诗的最后,诗人通过对静谧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气氛,表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以梅花为主线,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和人情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冰姑”指的是哪种花?
“不老花容”表达的意思是?
诗人对哪位朋友表达了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梅花》与吕胜已的《江城子 其一 盆中梅》都以梅花为主题,但苏轼的诗更侧重于梅花所象征的坚韧精神,而吕胜已则更注重梅花的自然美感与对友情的寄托。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