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寒食雨二首》

时间: 2025-04-30 15:42:28

诗句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2:28

原文展示

寒食雨二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白话文翻译

我来到黄州,已经过了三次寒食节。
年年都想珍惜春光,但春天总是匆匆去,不容我们留恋。
今年又碰上了苦雨,已经两个多月的秋天显得萧瑟。
我卧在床上,听见海棠花的声音,泥土污浊了燕子的白雪。
暗中偷走了时间,夜深人静时才感到力气真有。
何曾像病中的少年,病起时头发已经白了。
春江水想要流入我的屋子,雨势却依旧不断。
小屋就像一只渔舟,浑浑噩噩在水雾和云彩中。
空荡荡的厨房煮着寒菜,破旧的灶台烧着湿苇。
谁知道这是寒食节,只见乌鸦叼着纸片。
君王的门深锁在九重天上,坟墓却在千里之外。
也想为穷途末路而哭泣,但死灰已是无力再吹起。

注释

  • 寒食节:古代节日,禁止生火,吃冷食,以纪念介之推。
  • 海棠:一种花,象征春天和美好。
  • 乌衔纸:乌鸦叼着纸,隐喻寒食节时的习俗。
  • 九重:形容宫廷深处,象征权势的高深。
  • 死灰:比喻失去生机和希望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书信等作品广泛流传,风格多样,尤其以豪放和婉约并重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正值寒食节,他通过描绘个人的生活境遇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自身遭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寒食雨二首》通过对寒食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心境与对春天的眷恋。诗中反复提到“寒食”,不仅是对节日习俗的回忆,更是对生命无常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苏轼用“苦雨”“秋萧瑟”来渲染气氛,通过“春江欲入户”的描写,表现了春水的涌动与生机,但又被雨势阻挡,隐喻着人生的种种不如意。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描绘了诗人生活的窘迫,尤其是“谁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流露出对节日的淡淡哀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失落,特别是最后几句“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不仅表达了对权力的无奈,也映射出对人生意义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诗人回忆自己在黄州的生活,已过三次寒食节,暗含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尽管年年都想珍惜春天,但春天却总是匆匆而去。
  •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今年的气候异常,秋天的萧瑟让人感到忧伤。
  •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诗人在床上听见海棠花的声音,暗示春天的到来,但泥污也突显了生活的困苦。
  •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在夜深人静时,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无力。
  •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感叹自己的衰老与无力,像病中的少年一样。
  •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春水涌动,却被连绵的雨淹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生活的窘迫感,像一只被淹没的小舟。
  •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厨房的空荡与无奈,反映了生活的困境。
  •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对寒食节的淡淡无奈,只能看到乌鸦叼着纸片。
  •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对权力的无奈与距离,感叹生死与命运。
  •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表达对困境的无奈,连哭泣的力气都没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小屋如渔舟”,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困境。
  • 对仗:全诗使用了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春水的“欲入户”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与希望,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代表着忧伤和无奈,渗透了整首诗的氛围。
  • 乌鸦:象征死亡与悲凉,暗示对生命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食节的主要习俗是什么? A. 生火做饭
    B. 吃冷食
    C. 赏花

  2.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冬天

  3.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快乐
    B. 无奈与失落
    C. 满足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与苏轼的诗歌都表现了对生活的关注,但杜甫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而苏轼则更倾向于个体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比,可以深刻理解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不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春申涧观泉歌 送胡桤轩还永昌 和逯先生闻砧韵 奉酬绵州中丞以江山小图远垂赐及兼寄诗 送刘散员同赋陈思王诗,得好鸟鸣高枝 和谒孔子庙(一作李百药诗) 【中吕】满庭芳_春夜梨花月 【中吕】迎仙客_戏题双解元 【中吕】红绣鞋_秋日湖上红 【南吕】金字经_春日湖上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女字旁的字 剥肤锥髓 兵无斗志 菊糕 户字头的字 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孤亢 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所向克捷 四溃 建之底的字 包含侈的成语 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风波平地 病象 因人制宜 贤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