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7:29
兰
李峤 〔唐代〕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高雅的境界。诗人身处一个虚静的室内,四周清幽,像是重新寻觅到了一个理想的境地。他忘却了言语,心灵与自然的契合如同金石般坚固。诗中提到的“英浮汉家酒”,表达了汉代的美酒如同浮云般轻盈,而“雪俪楚王琴”则形象地描绘了楚王的琴声如雪般洁白动人。接着,诗人写到高大的殿宇中轻轻飘散的香气,以及高台上远远传来的吟唱声。最后一句“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对山阴隐士生活的向往,感叹在这样的环境中,谁愿意去探访那遥远的山阴呢?
作者介绍:李峤,字景仁,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72年,卒于公元842年。他以清新典雅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李峤的诗作常常蕴含哲理,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理想的境界,表达了对自然和高雅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李峤的《兰》是一首典雅的抒情诗,整首诗通过清新脱俗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宁静的氛围。诗人以“虚室”开篇,展现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环境,似乎有意让读者置身于此,感受到那份静谧与和谐。接下来的“忘言契断金”,则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连接,仿佛在传递一种超越语言的默契。
诗句中提到的汉家美酒和楚王琴声,分别代表着文化的传承与艺术的魅力,彰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赞美与向往。而“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则将场景推向了一种更为广阔的境界,诗人不仅仅是描述一个空间,更是在表达一种对高雅艺术生活的追求。
最后的“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则是对人才的渴望与对隐逸生活的思考,似乎在感叹即便有如此美好的环境,仍然难以吸引真正的高人前来。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高雅的生活态度,极具哲理性和思考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高雅生活、自然宁静的渴望,以及对人才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追求理想与隐逸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虚室”指的是什么?
“忘言契断金”这句表达了什么?
“河汾应擢秀”中的“擢秀”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