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7:38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曹操在楚泽迷失方向,汉朝的帝王从平城出发。
涿鹿的妖气已经平息,丹山的晴色变得明亮。
像烟一样的雾气渐渐加重,方才下的雨又显得轻盈。
如果不进入熊的预兆,宁愿思念那神秘的豹的情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峤,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0年,擅长诗歌和文章,曾任官职,风格清丽,常以自然景物为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借助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局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交织,展现出深邃的哲理。在首联中,李峤运用曹操与汉帝的对比,揭示了政治纷争和权力的迷失。接着,诗中描绘的涿鹿妖氛平息,象征着社会动荡的结束,丹山的晴色明亮,暗示希望的到来。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雾和雨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轻重相间的变化,既有人生的沉重感,也有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一句“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更是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命运的反思与对自由灵魂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命运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视角。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峤的《雾》更多地结合了历史典故与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政治与自然交融的复杂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