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1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17:15
梦江南
作者: 张祜 〔唐代〕
行吟洞庭句,不见洞庭人。
尽日碧江梦,江南红树春。
全诗翻译:
在洞庭湖畔吟唱诗句,却看不见洞庭的人。
整日沉浸在碧绿的江水梦中,看到江南的红树在春天中绽放。
“洞庭”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以表示美丽的风景和悠闲的生活,许多诗人都以此为题材,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环境的思考。
张祜,唐代诗人,生平多不详,主要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梦江南》创作于唐代,这一时期的文人雅士常常游历山水,自得其乐。诗中融入了对江南美景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梦江南》是一首短小而意境深远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江南春天的向往与享受。首句“行吟洞庭句”,诗人将自己置于洞庭湖畔,吟唱自己创作的诗句,这种动态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的氛围和对自然的亲近。然而,紧接着的“不见洞庭人”,则暗示了一种孤独感,尽管身处美丽的自然之中,却没有人可以分享这份美好。这种对比让人的内心充满了思考,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
接下来的“尽日碧江梦”,描绘了诗人沉浸在美丽的江水梦中,表达出作者对江南水乡的向往。最后一句“江南红树春”,则直接呈现了江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红树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整体上,诗人在展现江南自然美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人情冷暖、人生孤独的感悟。
诗歌通过对江南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思考,反映了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渴望。
选择题:诗中的“洞庭”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泊
B. 山脉
C. 城市
答案:A
填空题:整日沉浸在__的江水梦中,看到江南的__在春天中绽放。 答案:碧绿,红树
判断题:诗中体现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的向往与孤独感。
答案:正确
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诗人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但更加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变幻,而张祜的《梦江南》则更多地展现了对江南春天的无限向往与对孤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