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5:33
题苏小小墓
唐代:张祜
漠漠穷尘地,萧萧古树林。
脸浓花自发,眉恨柳长深。
夜月人何待,春风鸟为吟。
不知谁共穴,徒愿结同心。
在这漫漫尘土的荒野上,古老的树林萧条而孤寂。
她的脸色如花般艳丽,眉目中透着对柳树的怨恨。
夜里明月照耀着,人在等待什么呢?春风中鸟儿在唱着歌。
不知道是谁与她同在这墓穴里,徒然希望能够心意相通。
作者介绍:
张祜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公元8世纪,主要以写咏史、咏物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了纪念苏小小,传说中的美女,因其美貌与才情而被众人所倾慕。诗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与惋惜,寄托了诗人对爱情与忠贞的向往。
这首《题苏小小墓》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语调,描绘了苏小小的墓地景象及其所引发的情感。诗的开头“漠漠穷尘地,萧萧古树林”,营造出一种幽寂而荒凉的氛围,暗示着苏小小的孤独与被遗忘。接着,诗人通过“脸浓花自发,眉恨柳长深”展现了苏小小的美丽和内心的怨恨,似乎在诉说她对命运的不满与无奈。
“夜月人何待,春风鸟为吟”则引入了夜晚的静谧与春天的生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夜月的冷清和春风鸟鸣的活跃,反映了他对苏小小的思念与对爱情的渴望。最后一句“不知谁共穴,徒愿结同心”则表达了对真爱的向往,渴望能够与心爱的人共度生死,即便身处墓穴也愿意同心相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深刻地体现了人们对爱情、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悼亡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苏小小的怀念、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命运的不满,展现了诗人对真爱与忠诚的赞美。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脸浓花自发”中的“花”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夜月人何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