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峰顶寺》

时间: 2025-05-05 19:34:21

诗句

月明如水山头寺,仰面看天石上行。

夜半深廊人语定,一枝松动鹤来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34:21

峰顶寺

作者: 张祜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月明如水山头寺,
仰面看天石上行。
夜半深廊人语定,
一枝松动鹤来声。

白话文翻译:

月光如水般明亮,照耀着山顶的寺庙;
我仰头望天,看到石上有行人经过。
在深夜的长廊中,人的谈话声已经平静,
一根松树的枝条轻轻摇动,传来鹤的鸣叫声。

注释:

  • 月明如水: 形容月光明亮且清澈,如同水一般。
  • 山头寺: 指位于山顶的寺庙。
  • 仰面看天: 抬头仰望天空。
  • 石上行: 表示有行人在石头上走动。
  • 夜半深廊: 深夜的长廊。
  • 人语定: 人的谈话声音已经停止。
  • 一枝松动: 一根松树的枝子轻轻摇摆。
  • 鹤来声: 鹤的叫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宁静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鹤常被视为长寿和高洁的象征,出现在此可见诗人心境的超脱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字子容,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安定,文化繁荣时期,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感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意境深远的诗作。

诗歌鉴赏:

《峰顶寺》通过描写一个宁静的夜晚,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诗的前两句用“月明如水”与“山头寺”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月光洒落在寺庙上,似乎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而“仰面看天石上行”则引导读者的视线,仰望星空的同时又不失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让人联想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夜晚的安宁,夜半深廊中的人语已然平息,给人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而“鹤来声”则在此时悄然响起,象征着自然的灵动与生命的延续。整体上,诗歌以清晰的意象、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宁静与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月明如水山头寺”: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落在山顶寺庙的景象,营造了宁静的氛围。
    2. “仰面看天石上行”:抬头仰望天空,看到行人在岩石上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
    3. “夜半深廊人语定”:在深夜的长廊里,人的谈话声已经停止,暗示了宁静。
    4. “一枝松动鹤来声”:松树的轻微摇动和鹤的鸣叫声,增添了自然的动感与生命的气息。
  • 修辞手法:

    • 比喻: “月明如水”将月光比作清水,形象生动。
    • 拟人: “一枝松动”赋予松树以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体现了诗人超然的心境。

意象分析:

  • 月光: 象征清净与明亮,代表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 寺庙: 代表人类的精神寄托,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所。
  • 松树与鹤: 代表长寿与高洁,象征着自然的灵动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明如水”形容的是____

    • A. 月亮的亮度
    • B. 水的清澈
    • C. 山的高度
    • D. 寺庙的古老
  2. “夜半深廊人语定”意思是____

    • A. 人们在说话
    • B. 夜晚很热闹
    • C. 人的谈话声已经平息
    • D. 深廊里有很多人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张祜的《峰顶寺》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宁静的氛围,但王维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张祜则侧重于夜晚的宁静与思考。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解析》

相关查询

遂初园八咏 其一 遂初园 偈颂一百零二首 送僧归日东 除夕怀诸兄弟 颂古四十四首 游玉隆宫四 月容故事别咏十首寄东篱香先生 其五 召赴京师别豫章 其一 题女真猎骑图(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毛字旁的字 还珠 飞字旁的字 珠履三千 爽直 装妖作怪 朝朝暮暮 疠痎 豆字旁的字 幻藴 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裳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神谋妙算 行珍馆 三点水的字 进进出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