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2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27:29
煌煌六世学,兀兀门亦专。
耕道宜有秋,而我适旱乾。
疏鬓日月迈,破衣霜雪单。
谁谓四海宽,已觉一饱难。
失计堕簿领,署判手为酸。
皇家挈天纲,昨下如纶言。
冷眼看匠手,雌黄英俊间。
华堂玉尘动,绣帘香鸭残。
为国得一人,可使天下字。
当时呼画师,我愧宁不然。
策勋径投笔,守志甘抱关。
渥洼万里心,束刍老厩闲。
岂无苜蓿盘,可以羞晨餐。
岂无芰荷衣,可以备祁寒。
天地日莽苍,逢辰谅多艰。
世既不吾与,不去良亦顽。
摇摇故山心,长风动旌旃。
君今门下士,良庄满人寰。
与我各相去,何啻一小千。
异时白云邸,仰君分酒钱。
富贵无相忘,勿徒况永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业的追求和人生的思考。诗人感叹自己在困境中努力学习,却常常遭遇干旱和艰难的生活。虽然经历了许多磨难,仍然希望为国家做出贡献。诗中提到的“皇家挈天纲”寓意着对权力及其责任的理解,诗人希望能够为国家培养人才。最后,他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强调了财富与荣华的虚无,呼吁人们不要忘记彼此的情谊。
作者介绍:冯时行,字子瑛,号持斋,宋代诗人,曾任官职,以诗文著称。其创作风格多以现实主义为主,反映个人经历和社会现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经历困顿和挫折之际,反映了他对学业的执着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的冷眼和对友情的珍惜。
冯时行的《再和》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的经历与社会的现状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学业的渴望与对困境的思考。诗的开头以“煌煌六世学”引入,暗示了长久以来的学业追求,但接下来的“而我适旱乾”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无奈与失落。诗中通过对比,展现了个人努力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既有对“华堂玉尘”的渴望,又有对“冷眼看匠手”的清醒。诗人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社会的深思与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深邃,体现了诗人对真理与知识的追求,同时也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发出对同道中人的呼唤,显示出一种温暖人心的情感。最后的“富贵无相忘,勿徒况永叹”更是将整个诗意推向了高潮,呼唤人们珍惜友谊与理想,虽处困境,也不忘彼此的支持与鼓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突出对理想的坚持、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表现出一种在困境中坚持追求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煌煌六世学”主要指什么?
A. 财富
B. 学问
C. 权力
D. 友谊
“失计堕簿领”中的“失计”指什么?
A. 失去财富
B. 失去理想
C. 失去朋友
D. 失去时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冯时行与陶渊明的作品均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冯时行更加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困境与抗争,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