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道士(一作剡溪逢茅山道士)》

时间: 2025-05-01 13:43:28

诗句

茅山近别剡溪逢,玉节青旄十二重。

自说年年上天去,罗浮最近海边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3:28

赠道士(一作剡溪逢茅山道士)

原文展示:

茅山近别剡溪逢,
玉节青旄十二重。
自说年年上天去,
罗浮最近海边峰。


白话文翻译:

在茅山附近,我在剡溪与道士相遇,
道士身披玉制的节,手持青色的旄,装饰着十二重。
他自言自语,每年都去天上游玩,
而罗浮山则是离海最近的山峰。


注释:

  • 茅山:道教圣地,位于今江苏省,常与道士相关联。
  • 剡溪:指剡溪流域,风景秀丽,适合修道之士。
  • 玉节:用玉制成的道教法器,象征地位和修为。
  • 青旄:青色的旄头,指道士的装束。
  • 罗浮:指罗浮山,位于今广东省,是道教名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唐代诗人,字维城,号秋水。生于浙东,生活在盛唐时期,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游览剡溪时邂逅一位道士,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道士的形象,展现了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开篇的“茅山近别剡溪逢”,不仅交代了地点,也为后文的道士形象描写设定了基调。道士的装束描绘得细腻,“玉节青旄”传达出一种高雅、神秘的气息,象征着道士的身份和修为。而“自说年年上天去”,道士自夸游历天界的经历,表现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给人以遐想与向往。

最后一句“罗浮最近海边峰”则将诗歌的意境引向了更高的境界,罗浮山作为道教名山,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精神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道教哲学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茅山近别剡溪逢:在茅山附近,我在剡溪遇见了道士。
    2. 玉节青旄十二重:道士的装束华丽,象征着他高贵的地位。
    3. 自说年年上天去:道士自夸每年都去天上游玩,表现出他超凡的修为。
    4. 罗浮最近海边峰:提到罗浮山,表明其在道教文化中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士的身份比作天上的神仙,体现其超凡脱俗。
    • 对仗:诗中“玉节青旄”与“年年上天”形成了和谐的对仗。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道士的形象传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与向往,表现了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茅山:象征道教文化的源泉,代表了修行与灵性。
  • 剡溪:自然的美丽,寓意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 道士:象征智慧与超脱,体现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 罗浮:作为道教名山,象征着理想的追求与梦想的实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茅山”与“剡溪”分别象征什么? A. 道教文化与优美自然
    B. 世俗生活与官场
    C. 战争与和平

  2. 诗中道士的装束有哪些特点? A. 朴素
    B. 华丽
    C. 破旧

  3. 诗的主题主要体现了对什么的追求? A. 财富
    B. 权力
    C. 精神与自然的和谐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庐山谣》李白

诗词对比: 比较张籍的《赠道士》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但前者更多的是对道教文化的描写,后者则重在山水意境的呈现。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卜算子 其三 醉落魄/一斛珠 其一 满庭芳 其三 水调歌头 其二 石人 减字木兰花·陋人居止 减字木兰花·必恭敬止 减字木兰花·琴心和止 减字木兰花·气开气止 减字木兰花(曾樊子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非字旁的字 瓜畴芋区 倦鸟知还 龙跧虎卧 包含柏的成语 体国经野 阿保之功 牌牓 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四点底的字 澄思渺虑 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赤身 车字旁的字 摇首顿足 得不酬失 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