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元夕冰灯》

时间: 2025-05-02 12:14:05

诗句

灯烛荧荧照夜阑,分明影里见琅玕。

双双罗袜凌波湿,朵朵金莲出水寒。

新制恍疑来贝阙,高悬只合在瑶坛。

为言火树休相逼,只恐清辉一夕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4:05

原文展示:

灯烛荧荧照夜阑,分明影里见琅玕。
双双罗袜凌波湿,朵朵金莲出水寒。
新制恍疑来贝阙,高悬只合在瑶坛。
为言火树休相逼,只恐清辉一夕残。

白话文翻译:

灯烛闪烁,照亮了夜晚的宁静,清晰的影子中映出了美玉般的琅玕。
一双双的罗袜沾湿了水面,朵朵金色的莲花在寒水中绽放。
新制作的灯笼仿佛让我误以为是仙界的贝阙,高高悬挂,似乎只适合在瑶台之上。
我想说,火树银花也不要过于逼近,只恐怕这一夜的清辉会转瞬即逝。

注释:

  • 荧荧:闪烁的样子,形容灯光的明亮。
  • 琅玕:美玉的意思,这里指美好的事物。
  • 罗袜:细致的袜子,这里指女子的袜子。
  • 金莲:金色的莲花,象征美丽和高洁。
  • 贝阙:传说中的仙界楼阁,形容灯笼的精美。
  • 瑶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高雅和神秘。
  • 火树:指灯火辉煌的景象,常用于形容节日的热闹。

典故解析:

“贝阙”源自古代对仙境的描述,常用于描绘美丽而神秘的场所,表现出诗人对元宵节灯会的赞美。“火树银花”用来形容节日灯火的辉煌,出自《元曲选》。这些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熥,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他的诗作多关注节令与民俗,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元夕冰灯》创作于元宵节期间,描绘了节日中灯笼与冰灯的美丽景象,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节日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元夕冰灯》是一首描绘元宵节夜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灯会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灯烛荧荧照夜阑”以生动的画面引入,仿佛夜空中闪烁的星光,营造出一种节日的氛围。接着通过“分明影里见琅玕”,描绘出灯光映射下的美好影子,进一步增强了夜色的神秘感。

“双双罗袜凌波湿,朵朵金莲出水寒”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节日中人们的欢乐与美丽。诗人巧妙地将水面与人们的服饰结合起来,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感。

后面的“新制恍疑来贝阙,高悬只合在瑶坛”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灯笼的精美使人联想到神仙居住的地方,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而最后一句“为言火树休相逼,只恐清辉一夕残”则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短暂性和易逝性的惋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美丽,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灯烛荧荧照夜阑:灯光闪烁,照亮了深夜,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分明影里见琅玕:影子中映出了美玉,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双双罗袜凌波湿:女子的袜子沾湿在水面上,表现出轻盈的舞动。
  • 朵朵金莲出水寒:金色的莲花在水中绽放,象征着高洁。
  • 新制恍疑来贝阙:新制的灯笼让人误以为是仙境中的楼阁。
  • 高悬只合在瑶坛:灯笼高悬,似乎只适合在神仙的居所。
  • 为言火树休相逼:劝告火树不要太靠近,暗示灯光的珍贵。
  • 只恐清辉一夕残:担心美好的时光在一夜之间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灯笼比作贝阙,增强了其神秘感与美感。
  • 对仗:如“双双罗袜”和“朵朵金莲”,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将火树赋予情感,使其似乎有意图,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灯会,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短暂瞬间的惋惜,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烛:象征光明与希望。
  • 琅玕:象征美好与珍贵。
  • 罗袜:象征女子的柔美与轻盈。
  • 金莲:象征纯洁与高贵。
  • 火树:象征节日的热闹与欢快。
  • 清辉:象征美好的时光与易逝的光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琅玕”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美玉
    C. 明亮的灯光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贝阙”象征什么? A. 仙境
    B. 人间
    C. 乡村
    答案:A

  3. “火树银花”常用来形容什么场景? A. 冬天的雪景
    B. 春天的花海
    C. 节日的灯火辉煌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 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元夕冰灯》与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比较,两者都是描绘夜景,但《元夕冰灯》更强调节日的欢快与美丽,而《月夜忆舍弟》则更多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与忧愁。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题材下展现出的情感差异。

参考资料:

  • 《元诗选》:收录了多位古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介绍古诗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相关查询

旧说庐山有紫芝田百亩人莫得见偶于开先栖贤 喜文潜自淮南归招饮西冈呈坐客 次韵李秬重修宴亭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子固席上雪得芟字 同鲁直和普安院壁上苏公诗 斗百花 其三 和王拱辰观梨花二首二 黄河 秦国夫人挽辞安门下母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牌 泰来否往 重闱 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星流影集 风流雅事 豕字旁的字 一笔勾销 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练朱 見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道袍 糹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大眼瞪小眼 裕国足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