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4:00
宿东谿王屋李隐者
作者: 岑参 〔唐代〕
山店不凿井,百家同一泉。
晚来南村黑,雨色和人烟。
霜畦吐寒菜,沙雁噪河田。
隐者不可见,天坛飞鸟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者的生活场景:山间的小店没有打井,附近的百家人都依赖同一泉水。傍晚时分,南村变得昏暗,雨色与人烟交融。霜冻的菜畦吐出寒菜,沙地上的雁在河田边叫唤。隐者难以见到,仿佛他与天坛飞鸟同在遥远的地方。
作者介绍:岑参(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山,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岑参一生游历广泛,曾任边地官员,创作了许多描绘边境风光、士兵生活的诗篇。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岑参隐居之际,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唐代社会动荡,诗人借此描绘与隐者生活的片段,反映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宿东谿王屋李隐者》是一首关于隐居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自然与人文和谐交融的场景。诗的开头,山店没有打井,暗示了自然资源的珍贵与人们的依赖。接着,描绘了傍晚时分南村的景象,雨色与人烟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霜畦吐寒菜的意象则传达了季节的寒冷与生活的艰辛。而最后一句隐者不可见,似乎将隐者与天坛飞鸟相提并论,表现出对隐者的敬仰与向往,也隐含了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隐者生活的清幽与淡泊,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人世喧嚣的逃避,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资源是什么?
A. 河水
B. 泉水
C. 湖泊
“晚来南村黑”中的“黑”意指什么?
A. 黑暗
B. 黑云
C. 夜晚
诗中隐者的形象体现了什么?
A. 对世俗的厌倦
B. 对权力的追求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岑参的《宿东谿王屋李隐者》与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均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但岑参更侧重于生活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交流,展现出两位诗人不同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