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杨瑗尉南海》

时间: 2025-05-06 02:34:37

诗句

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4:37

原文展示:

送杨瑗尉南海
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好友杨瑗的送别之情。诗中写道:他不选择南海的官职,家中还有年迈的亲人;楼台上重重的蜃气中,村庄里还有杂多的鲛人。大海上,三山的雨雾弥漫,五岭的春花却明艳动人。在这里,家乡有许多的宝物,切勿轻视清贫的生活。

注释:

  • 不择:不拘一格,不挑剔。
  • 南州尉:指的是南海的地方官。
  • 高堂:指代高大的房屋,这里指诗人的父母。
  • 蜃气:蜃气是一种因气候变化而形成的海市蜃楼现象。
  • 鲛人:传说中的海中人,通常被描绘为美丽的女子。
  • :指阴暗、笼罩。
  • 宝玉:指珍贵的玉石。
  • 清贫:指清白而贫穷的生活。

典故解析:

  • 蜃气:古代传说中蜃是一种能够变化出楼台的海中生物,常用来形容海上的奇观。
  • 鲛人:鲛人常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中,象征着美丽和神秘,代表了诗人对海中奇观的想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王之涣、李白等人齐名。他的诗作多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场面,具有豪放的个性和雄壮的气势,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岑参任职于南海时,表达了他对友人的送别情感以及对家乡的眷恋。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清贫生活的珍视。

诗歌鉴赏:

《送杨瑗尉南海》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好友时,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也流露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首句“不择南州尉”便展现了对仕途的淡然态度,诗人并不执着于官位,而更加重视家庭的支持和亲情的联系。

接下来的“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描绘了南海的奇妙景象,蜃气与鲛人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意境。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魅力,也暗示了人世间的复杂与多样。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则呈现出一种对比,暗示在阴霾之下依然有春天的希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更是点出诗人对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思考,他希望友人珍视简单的生活,而非追求浮华的外物。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岑参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择南州尉:不拘泥于南海的官职,表现出对仕途的淡泊。
  2. 高堂有老亲:强调家庭的重要,家中还有年迈的亲人需要照顾。
  3. 楼台重蜃气:描绘南海的自然景观,神秘而美丽。
  4. 邑里杂鲛人:引入神话元素,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5. 海暗三山雨:表现出自然景色的阴郁,带有一种忧伤的气息。
  6. 花明五岭春:将阴郁与春天的美丽形成对比,传达希望。
  7. 此乡多宝玉:强调家乡的美好资源。
  8. 慎莫厌清贫:劝诫友人珍惜清贫的生活,保持心灵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蜃气与鲛人象征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 排比:诗句中多次使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清贫生活的珍视。诗人通过描绘南海的美丽和对家庭的思念,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强调了物质与精神的平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州尉:象征仕途,代表了对官职的追求。
  • 蜃气:代表了神秘的自然现象。
  • 鲛人:象征美丽与神秘的生物。
  • 三山:暗示阴郁与艰难。
  • 五岭: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宝玉:代表物质财富与家乡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州尉”指什么? A. 一位将军
    B. 地方官
    C. 诗人
    D. 商贾

  2. 诗中“此乡多宝玉”的意思是? A. 家乡有很多珍贵的资源
    B. 诗人希望友人回乡
    C. 诗人厌倦了清贫
    D. 宝玉是诗人的家乡

  3. 诗人希望友人对清贫生活的态度是? A. 轻视
    B. 珍惜
    C. 忽略
    D. 追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岑参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主题上都有送别的情感,但岑参的诗更多地强调对家庭和清贫生活的思考,而王之涣则更侧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岑参诗选》
  3.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清平乐 题钝安师西泠撰杖图 清平乐 白芍药 清平乐 外子初归,对月赋视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用蝴蝶效应意 清平乐 初夏口占 清平乐 清平乐 春朝雨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许允 石字旁的字 一人向隅,满堂不乐 无动为大 包含棹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银开头的成语 鬯字旁的字 声色货利 贤明 田字旁的字 酣寝 历历如画 玉童 食不餬口 户字头的字 新闻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