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4:58
春日杂题
陆游 〔宋代〕
野水如棋枰,所至各成村。
炊烟出茆屋,碓声隔柴门。
树阴同戏儿,多已长子孙。
安居无暴歛,何以报国恩?
春日的杂题
野外水流像棋盘一样,途经之处皆成村落。
炊烟从茅草屋中袅袅升起,碓声传出隔着柴门。
树荫下孩子们在玩耍,许多已成为祖父、祖母。
安居乐业没有暴政横行,如何来回报国家的恩情?
诗中提到的“安居无暴歛”,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安定、民众安居乐业的向往。陆游生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外敌入侵,诗人常常在诗中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与忧虑。
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广泛涉及边塞、田园、咏史等,多反映其爱国情怀与个人理想。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日,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以简洁的笔调描绘了乡村的春景,反映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珍惜,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思。
陆游的《春日杂题》通过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日图景。首联“野水如棋枰,所至各成村”用比喻手法,将流淌的河水和村落的布局联系在一起,展现出乡村的生机与和谐美。接着“炊烟出茆屋,碓声隔柴门”,描绘出村民的日常生活,炊烟袅袅,碓声清脆,令人感受到一种温馨而宁静的乡村气息。
在“树阴同戏儿,多已长子孙”中,诗人通过树荫下孩子们的嬉戏,流露出对家族延续的欢喜与感慨,暗示着生命的传承和乡村的繁荣。而最后一句“安居无暴歛,何以报国恩?”则是诗人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渴望以及对国家恩惠的感激之情,呼应了前面的安居乐业的主题。
整首诗情感真挚,虽描绘的是平凡的乡村生活,却蕴含了诗人对国家、对人民深切的关怀与思考,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爱国士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野水如棋枰”意指:
A. 水流平坦
B. 水流曲折,村落分布
C. 水流很深
答案:B
“安居无暴歛”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暴政的厌恶
B. 对安宁生活的珍惜
C. 对乡村景色的赞美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碓声”指的是什么?
A. 鸟鸣
B. 磨米声
C. 风声
答案:B
陆游《春日杂题》与杜甫《春望》的对比:
陆游的诗侧重于描绘农村生活的安宁与美好,而杜甫的《春望》则反映了战乱中的忧愁与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两者虽然题材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心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