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1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13:47
幽居示客
陆游 〔宋代〕
嗜睡疏茶碗,逢春爱麴车。
聊将枕流耳,静听属私蛙。
林下闲成癖,人间嬾莫加。
孙登欲长啸,四座且无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幽静居所,因嗜睡而懒于斟茶,喜爱用酒酿制美食。诗人打算把耳朵枕在溪水边,静静地倾听那蛙鸣。诗人因在林下闲居而养成了这种习惯,世间的喧嚣似乎与他无关。孙登想要长声高歌,但四周却没有人打扰。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爱国者。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倡导“以诗言志”,其作品广泛,题材丰富,尤以爱国情怀和自然风光的描绘著称。
《幽居示客》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陆游晚年。他在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波和个人生活的波折后,选择隐居于乡野,享受田园生活。在此背景下,诗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喧嚣的拒绝,体现了他内心对自由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幽居示客》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表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珍视与向往。全诗通过四幅画面,展现了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洒脱与恬淡。
首句“嗜睡疏茶碗”,开篇即用“嗜睡”表现一种懒散的态度,似乎在表达诗人对日常琐事的无所谓,营造出一种闲适氛围。接着提到“逢春爱麴车”,不仅展现了春天的气息,更暗示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尤其是美酒佳肴的乐趣。
第三句“聊将枕流耳”,将“流”与“耳”结合,意在表现诗人愿意忘却世间烦扰,静静地倾听自然的声音,传达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静听属私蛙”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象,私蛙的鸣叫似乎是大自然的低语,让人倍感亲切。
后两句“林下闲成癖”,通过闲适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依恋。而“孙登欲长啸,四座且无哗”,则将孙登的豪情与周围的宁静形成对比,展现出诗人在这片宁静中,虽有高歌的欲望,却因环境的和谐而得以自处。
整首诗在轻松的氛围中,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世俗喧嚣的淡然态度,不失为一首抒情之作。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幽居的情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世俗喧嚣的超脱,以及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致的描绘,展现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中“嗜睡”指的是:
a) 喜欢睡觉
b) 忙于工作
c) 精力旺盛
“聊将枕流耳”中的“流”指的是:
a) 河流
b) 水流
c) 风流
孙登在诗中象征着:
a) 豪情壮志
b) 懒惰与安逸
c) 忧伤与困惑
陆游《幽居示客》与陶渊明《饮酒》的对比:
两者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陆游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陶渊明则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陆游的诗语句清新而富有生活气息,陶渊明则更加沉静,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