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3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33:48
高迹何来此,游方渐老身。
欲投莲岳夏,初过竟陵春。
锡影离云远,衣痕拂藓新。
无言即相别,此处不迷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游历中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诗人感叹自己身处何地,年纪渐长,身心疲惫,想要投身于莲岳的夏日,却刚刚路过竟陵的春天。诗人目送离去的影子渐行渐远,衣服上沾染的青苔依旧清新。彼此无言,只能默默告别,此地再没有迷惑的渡口。
作者介绍:齐己(约770-843),唐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清新自然,后期则受禅宗影响,诗作多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途中,表现了他对人生无常和自然美景的感慨。诗人经历了许多,心中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竟陵遇昼公》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人生感悟。开篇以“高迹何来此”引入,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疑惑与思考,仿佛在询问自己为何身处此地,暗示了对人生方向的迷茫。
接着,诗人提到“游方渐老身”,体现了岁月的无情和游历的疲惫,游历虽然开阔了眼界,却也让人消耗了青春与活力。“欲投莲岳夏,初过竟陵春”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地的向往,莲岳象征理想的归宿,而竟陵的春天则是现实的短暂美好,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的渴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最后两句描绘了无言的离别,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与无奈。诗人在此处不再迷惑,表现出一种对人生选择的清晰和坚定。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人生哲理思考,是唐代诗歌中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游历、人生选择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人想要投身于哪个地方的夏天?
诗中提到的“无言即相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衣痕拂藓新”中“衣痕”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