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僧归洛中》

时间: 2025-05-07 08:41:39

诗句

赤日彤霞照晚坡,东州道路兴如何。

蝉离楚柳鸣犹少,

叶到嵩云落渐多。

海内自为闲去住,关头谁问旧经过。

叮咛与访春山寺,白乐天真在也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39

原文展示:

赤日彤霞照晚坡,
东州道路兴如何。
蝉离楚柳鸣犹少,
叶到嵩云落渐多。
海内自为闲去住,
关头谁问旧经过。
叮咛与访春山寺,
白乐天真在也么。

白话文翻译:

红日映照着晚霞,照亮了山坡。东州的道路现在如何呢?蝉鸣离楚国的柳树依然很少,叶子到了嵩山,云彩渐渐变得多起来。海内的我随意生活,不再问旧时的经历。只有希望与你在春天的山寺相见,白乐天(白居易)在那里吗?

注释:

  • 赤日:红色的太阳。
  • 彤霞:红色的云霞。
  • 东州:指东面的州,可能是作者故乡的代称。
  • :夏天常鸣的昆虫,象征着夏日的到来。
  • 楚柳:楚国的柳树,象征着南方的风景。
  • 嵩云:嵩山的云,嵩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
  • 关头:指险关,过往的入口。
  • 叮咛:嘱咐、关心。
  • 白乐天:白居易的号,意指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诗僧,以其诗歌作品著称,风格清新简练,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齐己在送别一位僧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唐代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作者在此背景下创作,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友谊和自然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离别情感。开头两句勾勒出黄昏时分的美丽景象,赤日和彤霞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惆怅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蝉声和柳树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寂静的夏日情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中提到的“海内自为闲去住”,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而在对友人的叮咛中,诗人又流露出对友人的关怀与思念,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整首诗在自然景观的映衬下,深入探讨了友情与人生的意义,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赤日彤霞照晚坡:描绘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象。
  2. 东州道路兴如何:表达对东州的思念与关心。
  3. 蝉离楚柳鸣犹少:蝉鸣声少,象征着宁静与孤独。
  4. 叶到嵩云落渐多:嵩山的叶子和云彩逐渐增多,暗示季节变化。
  5. 海内自为闲去住:表达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6. 关头谁问旧经过:反思过去的经历,似乎无人问津。
  7. 叮咛与访春山寺: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和期盼再会。
  8. 白乐天真在也么:询问白居易是否还在,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生经历相联系。
  • 对仗:如“海内自为闲去住,关头谁问旧经过”,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友谊、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关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日、彤霞: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与短暂的生命。
  • 蝉、楚柳:代表着夏日的宁静与孤独。
  • 嵩云、叶子:象征着时光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春山寺:寄托着对友谊的期盼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齐己
    c) 李白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东州”是指哪个地方? a) 西方
    b) 南方
    c) 东方
    答案:c

  3. 诗中“赤日彤霞照晚坡”描绘的是哪个时刻的景象? a) 清晨
    b) 中午
    c) 黄昏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by 王之涣
  • 《月夜忆舍弟》by杜甫

诗词对比

  • 齐己的《送僧归洛中》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均以送别为主题,但齐己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而白居易则更强调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感伤。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色,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内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筠亭 晏寝 草木杂咏五首·枇杷 早发 早秋二绝 霜宇 对雪二首 拟东武曲二首 郭仲微见过问疾 望月西庑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酩酊烂醉 乙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艺高人胆大 一尺寒光 竹字头的字 合法 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乛字旁的字 堵塞漏卮 怙势凌弱 以心问心 树阙梦 女字旁的字 疲怠 六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