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2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24:19
何处陪游胜,龙兴古观时。
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
远继周南美,弥旌拱北思。
雄方垂朴略,后辈仰箴规。
对坐茵花暖,偕行藓阵隳。
僧绦初学结,朝服久慵披。
到处琴棋傍,登楼笔砚随。
论禅忘视听,谭老极希夷。
照日江光远,遮轩桧影欹。
触鞋松子响,窥立鹤雏痴。
始贵茶巡爽,终怜酒散迟。
放怀还把杖,憩石或支颐。
眺远凝清眄,吟高动白髭。
风鹏心不小,蒿雀志徒卑。
顾我专无作,于身忘有为。
叨因五字解,每忝重言期。
舍此应休也,何人更赏之。
淹留仙境晚,回骑雪风吹。
在何处可以游览美景呢?龙兴这个古观是个好时机。
诗歌悬挂在大雅之上,殿堂里礼仪齐全如七真仪。
遥远地继承周南的美好,旗帜在北方飘扬思绪。
刚强的雄鹰尚且保持朴素,后辈仰望着箴言和规矩。
坐在温暖的花毯上,同行者却在苔藓的阵列中迷失。
初学的僧人结上了僧带,朝服却懒懒披挂。
琴棋在各处相伴,登楼时笔砚随身。
讨论禅宗时忘却了视听,老者的谈话极为高远。
阳光照耀下江光远,遮住窗户的桧树影斜斜。
松子响起在鞋下,站立的鹤雏显得呆滞。
开始珍惜茶水的清爽,最后怜惜酒散的迟缓。
心情放开再拿起拐杖,或在石头上倚靠片刻。
远眺凝神清远,吟诗高声动人白须。
风鹏的心胸不小,蒿雀的志向却显得微小。
回顾我自己,专心不做事,忘却了自身的作为。
因缘这五个字的解说,常常感到惭愧和期望。
既然舍弃了这一切,谁还有人来欣赏呢?
在这仙境留连太晚,回程骑着雪风而去。
齐己,字道玄,号少玄,唐代诗人,生于757年,卒于818年。齐己以其精炼的诗风和对禅宗的独特理解而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本诗创作于齐己游览龙兴观时,表达了他对道教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与友人的游玩情景,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是一首充满禅意与自然美的诗作。齐己在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与友人的互动,展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内心的宁静。诗的开头便引入了游览的主题,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在细腻的描绘中,如“对坐茵花暖,偕行藓阵隳”,营造出一种和谐、温暖的氛围,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中对细节的关注,如“触鞋松子响”,既是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是对生活中小确幸的感悟。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心灵的自省与哲思。诗的最后部分,齐己表达了对仙境的留恋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我的审视。这种深邃而宁静的哲理思考,使得整首诗在优美的画面中蕴藏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发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游览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悟,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龙兴观”代表什么?
诗中“对坐茵花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诗的最后一句“回骑雪风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齐己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二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齐己更注重内心的平静与哲学思考,而李白则更突出豪情壮志与浪漫情怀。齐己的诗更为细腻,李白的则更显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