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洞仙歌 中秋二夕,潜岳留饮,同序仔、干夫、寻千、分虎分调》

时间: 2025-04-30 08:36:26

诗句

中秋过了,候波潮消息。

我亦扁舟趁风色,有故人、携手共剪疏灯,拚醉倒,便不看潮也得。

子城凉月近,作意窥檐,一片秋声恰吹入。

记莺边折柳,蝉底怀人,又听到、南鸿一一。

纵不饮、高眠亦何妨,但辜负相逢,今宵可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36:26

原文展示:

洞仙歌 中秋二夕,潜岳留饮,同序仔、干夫、寻千、分虎分调
作者: 李良年 〔清代〕

白话文翻译:

中秋已经过去,等待潮水的消息。我也乘着小舟趁着风的方向,和老朋友一同剪着稀疏的灯光,拼着醉意,便不去盯着潮水。子城的凉月近在眼前,我故意从檐下窥视,一阵秋声正好吹入。记得在莺边折柳,在蝉声中怀念着人,又听到南飞的大雁一声声。即便不饮酒高卧也无妨,但若辜负了相逢,今宵便是可惜了。

注释:

  • 潜岳:指隐秘的山岳,象征着幽静的环境。
  • 疏灯:稀疏的灯光,营造出淡淡的氛围。
  • 子城: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名,或者象征城市的宁静。
  • 凉月:凉爽的月光,传达出秋天的气息。
  • 莺边折柳:指在黄莺旁边折柳,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怀念。
  • 南鸿:南飞的大雁,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思念。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莺边折柳”,与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相结合,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大雁南飞的意象则常常与离别和思念相联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良年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中秋之际,正值佳节,诗人借助节日的氛围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欢愉及对过往的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友谊和人际关系。

诗歌鉴赏:

《洞仙歌》通过描绘中秋夜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一幅诗意的画面。诗人在舟中畅饮,和朋友一同享受秋夜的宁静,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疏灯”、“凉月”等,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共鸣感,既有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过往的无尽怀念,展示了人性中对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中秋过了,候波潮消息”:中秋节已过,期待潮水的消息,暗示着对变化的期待。
    • “我亦扁舟趁风色”:诗人乘小舟,追随风的方向,表现出一种自由和洒脱的生活态度。
    • “有故人携手共剪疏灯”:和老朋友一起分享这宁静的夜晚,剪灯的动作象征着共同度过时光。
    • “拚醉倒,便不看潮也得”:纵情享乐,即便不去关注潮水的变化。
    • “子城凉月近,作意窥檐”:凉月映照着子城,诗人故意窥视,体现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 “一片秋声恰吹入”:秋风中传来一阵声响,增添了秋夜的气氛。
    • “记莺边折柳,蝉底怀人”: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包含着对友人的思念。
    • “纵不饮高眠亦何妨”:即使不饮酒高卧也无妨,表达了一种洒脱的态度。
    • “但辜负相逢,今宵可惜”:若辜负了这次相聚,则显得十分遗憾。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凉月”比喻了秋天的清凉,传达出清新脱俗的感觉。
    • 拟人:如“秋声恰吹入”,赋予秋声以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和意境上形成了良好的对仗,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中秋夜的描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主题围绕着友情、思念与人生的美好瞬间,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中秋:象征团圆与思念。
    • :代表自由与流动的生活方式。
    • :象征温暖与亲密的交流。
    • 凉月:寓意清静与深邃的思考。
    • 南鸿:象征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凉月”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清凉
    • C. 热情
  2. “拚醉倒”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 A. 追求事业
    • B. 享受生活
    • C. 忧伤回忆
  3. 诗中提到的“莺边折柳”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C. 对离别的感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中同样表现了对月亮的思念,但更多地体现了孤独感,而李良年的《洞仙歌》则是在团聚时的欢乐与对往昔的追忆,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XXX
  • 《古诗词鉴赏》 - XXX
  • 《诗词的意象与主题》 - XXX

通过以上内容的解析和学习,相信你对《洞仙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和运使王学士舟次德清见寄 送许寺丞知古田县 梨园小部 瞻礼开师真像 留别旧居花槛 题金山寺 正月四日 奉酬王知县赏春不与以诗见赠 自渔梁驿至衢州大雪有怀 宋宣献公夫人毕氏哀词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烟硝 生字旁的字 云栱 走之旁的字 交臂相失 独胆英雄 包含李的词语有哪些 不近道理 母字旁的字 恐惶 闺女 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齲字旁的字 金壶墨汁 乌衣门巷 软语 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峰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