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舟》

时间: 2025-05-06 02:23:16

诗句

绝小渔舟叶似轻,荻篷密盖不闻声。

无人无钓无蘘笠,风自吹船船自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3:16

原文展示

绝小渔舟叶似轻,
荻篷密盖不闻声。
无人无钓无蘘笠,
风自吹船船自行。

白话文翻译

一只小渔舟轻飘飘的像片叶子,
荻草编成的篷盖严密,不发出声音。
没有人,没有钓鱼的工具,也没有渔夫的斗笠,
只有风在吹,船在水中自行漂流。

注释

  • 绝小渔舟:极小的渔船。
  • 叶似轻:比喻渔舟轻盈,像叶子一样。
  • 荻篷:用荻草编成的船篷。
  • 密盖:严密地覆盖,不漏声。
  • 无人无钓无蘘笠:没有人,也没有钓鱼的工具和渔夫的斗笠。
  • 风自吹船船自行:风在轻轻吹动,船只自行漂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因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渔舟是一个常见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此时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杨万里在游历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渔舟》是一首描绘宁静自然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写,展现了小渔舟在微风中漂流的景象,传递出一种恬淡安宁的生活情趣。首句“绝小渔舟叶似轻”,不仅描绘了渔舟的轻盈,更暗示了渔舟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中的“荻篷密盖不闻声”,强调了舟上静谧的氛围,仿佛一切都被这密密的篷盖吸纳,没有人声,只有微风拂过的声音。

接下来的“无人无钓无蘘笠”,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孤寂感,没有人烟的渔舟在水面上漂流,仿佛在诉说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最后一句“风自吹船船自行”,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也传达出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精致的意象,勾勒出一个宁静的渔舟世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绝小渔舟叶似轻:小渔舟的形态轻盈,像叶子一样在水面上漂浮。
  2. 荻篷密盖不闻声:荻草编织的篷盖严密,周围寂静无声,增强了宁静的氛围。
  3. 无人无钓无蘘笠:船上没有人,也没有钓鱼的工具和渔夫的斗笠,突显孤独感。
  4. 风自吹船船自行:船只在风的吹动下自由漂流,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与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叶似轻”将渔舟比作叶子,形象生动。
  • 拟人:风“自吹”,赋予自然以生命,使诗歌更具活力。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渔舟:象征闲适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 荻篷:代表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处。
  • :象征自由与变化,推动着渔舟的漂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绝小渔舟叶似轻”中的“叶”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渔舟的大小
    • B. 渔舟的轻盈
    • C. 水的波动
  2. 诗中提到的“荻篷”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 A. 竹子
    • B. 荻草
    • C. 布料
  3. 诗的最后一句“风自吹船船自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孤独
    • B. 自由
    •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杨万里的《渔舟》更注重于描绘静谧的自然景象,而李白则通过动态的描写表现了旅途的速度与变化。两者在意境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宁静,后者则充满了动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杨万里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柳梢青 天下乐 垂丝钓 阳春 一丛花 瑞云浓 传言玉女(王显之席上) 传言玉女(许永之以水仙、瑞香、黄香梅、幽兰同坐,名生四和,即席赋此) 水调歌头(再用前韵为生日词) 水调歌头(次向芗林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言不足恤 毋字旁的字 百龄眉寿 兰熏桂馥 页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除邪惩恶 正对 耳刀旁的字 桃红 御龙 尖嘴猴腮 口溜子 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燕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