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7:56
与子甥舅氏,摧颓各苍颜。
并为东诸侯,长此佳江山。
寒松无时花,安得插髻鬟。
惟将老不死,一笑荣枯间。
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
挂冠及未耄,当获一纪闲。
子亦拙进取,才高命坚顽。
譬如万斛舟,行此九折湾。
仲氏新得道,一沤目尘寰。
岁晚家乡路,莫遣生榛菅。
我与你都是亲戚,彼此都已年迈苍苍。
我们都是东边的诸侯,理应长保这美好的江山。
寒冷的松树无时开花,怎么能插上美丽的发髻呢?
我只希望能长命百岁,笑看荣华与衰败的交替。
我和乐天的性情很像,只是没有他的天真与放荡。
我即使挂冠归隐,也不至于老去太快,能享受一段闲暇。
你也不善于进取,才华高却命运坚硬顽固。
就像一条万斛的船,在这九曲的河湾中行驶。
仲氏刚刚得道,眼前的一切都是尘世的虚幻。
岁末回家的路上,不要让野生的荆棘阻碍我前行。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常以豪放、奔放著称,融入了许多个人的哲思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送别表弟程懿叔赴夔州任职之际,表达了对亲人的关心与祝福,同时也渗透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这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亲情与人生哲学的交织。诗人通过对自己和表弟的生活感受进行反思,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通过对自身及亲戚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年龄和相似的处境,暗含了对衰老的忧虑。诗中提到“寒松无时花”,象征着生命的枯萎与无常,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尤其是在“惟将老不死,一笑荣枯间”中,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人生的荣辱得失,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诗末通过对仲氏的提及,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最后以“莫遣生榛菅”结束,留给读者深思,呼应了对人生路途的祝愿与担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人生、亲情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亲人的祝福。诗人用其特有的豁达与乐观,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松无时花”象征什么?
“惟将老不死,一笑荣枯间”中,诗人想表达什么?
“仲氏新得道”中的“仲氏”指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