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9:17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美人骑着玉色的骏马,轻盈如惊慌的燕子踏上飞龙。
金鞭在争道,宝钗落下,谁会先进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声催促着花柳,玉奴的弦乐伴随花奴的舞蹈。
坐着的八姨是真正的贵人,骑马观看,却无法赶上飞扬的尘土。
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再也看不见,只有丹青画中留下的泪痕。
人间的变迁成了今古,吴公台下的雷塘小路。
当时大家也曾笑过张丽华,却不知门外的韩擒虎。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横跨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风格多样,常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
《虢国夫人夜游图》创作于宋代,背景是当时繁华的宫廷生活,诗中描绘了夜游的情景,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的追思。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在夜晚骑马游玩的场景,展现了她的优雅和自在。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让读者感受到那种轻盈的美感和热闹的氛围。开篇以“佳人自鞚玉花骢”引入,立刻带出女子的高贵与优雅,紧接着的“翩如惊燕蹋飞龙”又将其形象生动化,仿佛看到了她在夜空中如燕子般灵动的身影。
中间几句描绘了宫中热闹的场面,乐器声和舞者的身影交织在一起,体现了那种繁华的景象,同时也隐含着对权贵生活的讽刺。最后的几句则带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伤,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物的消逝,给人一种深沉的思考。整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夜游图,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忆和对往事的感慨。
诗歌通过对夜游的描绘,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的怀念,同时也对权贵生活的虚幻与短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苏轼的《虢国夫人夜游图》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战争
B. 夜游
C. 农田
“翩如惊燕”中的“燕”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花
C. 一种乐器
诗中提到的“八姨”指的是?
A. 一位平民
B. 一位贵人
C. 一位诗人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