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6:02
薄薄酒,饮两钟。
粗粗布,著两重。
美恶虽异醉暖同,
丑妻恶妾寿乃公。
隐居求志义之从,
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
百年虽长要有终,
富死未必输生穷。
但恐珠玉留君容,
千载不朽遭樊崇。
文章自足欺盲聋,
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
达人自达酒何功,
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饮酒和人生的思考。饮酒时即使只有薄薄的酒,两钟也足够;即使穿粗布衣服,也能感觉到温暖。美丑虽然不同,但醉酒时的温暖感都是一样的;即使有丑妻恶妾,活得长久也算是公道。隐居求志追求义理的人,本不在乎世俗的尘土和窗外的风景。人生虽然漫长,终究是有尽头的,富贵死去未必比贫穷活着要好。只怕美玉留给你的人,千年不朽也会遭到误解。文章可以欺骗盲人和聋子,谁又让人一朝富贵面色发红呢?达观的人看待酒又有什么功效,世间的是非忧乐本来都是虚空的。
作者介绍: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以豪放、清新、深刻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正值他人生的低谷。在经历了政治的波折与个人的困扰后,苏轼通过饮酒抒发情感,反思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苏轼的《薄薄酒二首,并引 其二》以酒为引子,探讨了人生的真谛与价值观。诗中通过对饮酒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丑”、“富贵”、“长寿”这些传统观念的质疑与反思,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开头的“薄薄酒,饮两钟”便打破了对奢华生活的追求,强调了精神的满足与内心的宁静。
接着,诗人用“美恶虽异醉暖同”来表明在醉酒的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被暂时抛开,酒带来的温暖让人感受到人性本质的共同。苏轼的“丑妻恶妾”并非单纯的自嘲,而是对社会上对美丑的偏见的反思,或许是在呼唤人们对内在价值的重视。
在后半部分,诗人强调对名利的淡然态度,认为“富死未必输生穷”,人生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物质的丰厚,而在于对理想的坚持与对自我的认知。更进一步,苏轼通过“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的哲理性结尾,展示了他对世事的通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流露出一种超然与自在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在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理想,而非世俗的名利。反映了苏轼对生活的透彻理解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探索。
诗词测试:
诗中“薄薄酒,饮两钟”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丑妻恶妾”,其意在于:
“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这句诗的意思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