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2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0:47
曲槛
流水照朱栏,浮萍乱明监。
谁见槛上人,无言观物泛。
流水映照着红色的栏杆,浮萍在水面上纷乱不堪。
又有谁见到槛上的人呢?他默默地看着水边的浮萍漂浮。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浮萍”一词,暗示了古代文人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浮萍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豪放,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遭贬黄州时期,生活困顿,但他仍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诗中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哲思。
《曲槛》是一首表达孤独与沉思的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画面:流水映照着红色的栏杆,浮萍在水面上随意漂浮,这种自然景象与作者内心的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谁见槛上人”一句中,作者用“谁”字,突显了自身的孤独与无奈,仿佛在问世间有谁能够理解他的心情。最后一句“无言观物泛”,表达了作者沉默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深刻观察。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在困境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和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朱栏”指的是什么?
“浮萍”在这里象征什么?
诗的意境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夜思》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孤独的体会,但李白的诗更加直白,苏轼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更深层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