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新嫁娘词》

时间: 2025-05-09 00:19:37

诗句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9:37

原文展示:

新嫁娘词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白话文翻译:

新嫁娘在结婚后的第三天来到厨房,洗手准备做羹汤。因为尚不熟悉婆婆的饮食习惯,便先让小姑尝一尝。

注释:

  • 三日:指的是新娘结婚后的第三天。
  • 入厨下:进入厨房,准备做饭。
  • 洗手作羹汤:洗净双手,开始做汤。
  • 未谙:未曾了解、熟悉。
  • 姑食性:婆婆的饮食习惯。
  • 遣小姑尝:让小姑先来尝尝。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了新嫁娘在婚后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古代妇女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新娘在入嫁后,面临着适应新的家庭生活的挑战,尤其是在饮食习惯上需要摸索和学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以五言诗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生活琐事,语言简练,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时期。婚姻不仅是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联结,新娘的角色尤为重要,体现出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诗歌鉴赏:

《新嫁娘词》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新嫁娘的内心世界和对家庭的适应过程。前三句描绘了新娘初入厨房的情景,简单而真实,给人一种亲切感。诗的开头以“洗手作羹汤”引入,强调了新娘作为家庭主妇的角色,体现了她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婆婆的尊重。

而“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则表现了新娘在面对新家庭时的谨慎与不安。她对婆婆的饮食习惯尚不熟悉,因此选择让小姑先尝试。这不仅体现了新娘的细心,也反映了她在新家庭中努力融入的愿望。整首诗虽短,但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既有对新生活的期待,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新娘在结婚后的第三天进入厨房,洗手开始准备汤。这一动作象征着她对家庭生活的开始。
    • 第二联:新娘尚不熟悉婆婆的饮食习惯,因此决定先让小姑尝试,以此来降低自己的不安。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洗手作羹汤”与“未谙姑食性”形成对比,增强了节奏感。
    • 采用了细腻的描写,形象地展现了新娘的心理状态。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新嫁娘在新家庭中的适应过程,反映了她的细心、谨慎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 厨房:象征着家庭生活的中心,是新娘展示自己能力和责任的场所。
  • 羹汤:代表了家庭饮食的温暖与关怀,体现了新娘对家庭的投入。
  • 小姑:在家庭中起到桥梁的作用,代表了新娘与婆婆之间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新嫁娘在几天后进入厨房? A. 一天
    B. 三天
    C. 五天

  2. 新嫁娘在做羹汤之前做了什么? A. 洗手
    B. 买菜
    C. 休息

  3. 新嫁娘让谁先尝汤? A. 婆婆
    B. 小姑
    C. 自己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桃花源记》——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新嫁娘词》与《静夜思》均表达了个人的情感状态,但前者侧重于家庭生活的适应,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新嫁娘词》这首诗!

译文

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来作羹汤。 不知婆婆什么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

注释

赏析

  中唐人以白描叙日常生活,往往曲尽人情。朱庆余《闺意上张水部》写洞房花烛夜后的新嫁娘,令人过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词》内容如朱诗之续,艺术上亦不相让。   古时常言新媳妇难当,在于夫婿之上还有公婆。夫婿称心还不行,还得婆婆顺眼,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古代女子过门第三天(俗称“过三朝”),照例要下厨做菜,这习俗到清代还保持着,《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去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画眉入时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则更为紧要。所以新媳妇总会有几分忐忑不安的。   “三日入厨下”直赋其事,同时也交待出新婚的特定程序。“洗手”本是操作中无关紧要的环节,写出来就有表现新妇慎重小心的功效——看来她是颇为内行,却分明有几分踌躇。原因很简单:“未谙姑(婆婆)食性”。考虑到姑食性的问题,颇见出新妇的精细。同样一道羹汤,兴许有说咸,有说淡。这里不仅有个客观好坏标准,还有个主观好恶标准。“知己不知彼”,是不能稳操胜券的。她需要参谋,还要考虑谁来参谋。夫婿么,十个男儿九粗心,他在回答母亲食性问题上,也许远不如对“画眉深浅”的问题来得那么叫人放心。而女儿才是最体贴娘亲的,女儿的习惯往往来自母亲的习惯,食性亦然。所以新嫁娘找准“小姑”。味”这东西,说不清而辨得出,不消问而只须请“尝”。小姑小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总未成年,还很稚气。她也许心想尝汤而末敢僭先的,所以新嫂子要“遣”而尝之。姑嫂之间,嫂是尊长。对夫婿要低声问,对小姑则可“遣”矣。情事各别,均应服从于规定情景。这两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的生活情境,写得细腻传神。   诗人写到“尝”字为止,以下的事情,就要由读者去补充了。这样反觉余味无穷,体裁的限制转化为表达的优长。由于诗人善于描写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理,寥寥几笔便勾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慧黠的新嫁娘的形象,生活气息非常浓厚。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山坡羊·道情 醉太平 赐学士沈度 南安夕阳山真寂寺题诗 重阳锡宴群臣 幸华严寺 题泾县水西寺 百丈山 瀑布联句 吊白居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清水冷灶 开心写意 展播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玉昆金友 车开头的成语 养勇 黍字旁的字 香积饭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盲风怪雨 破斋 租船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气字旁的字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寸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