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8:20
上崔相公
作者:王建 〔唐代〕
枯桂衰兰一遍春,
唯将道德定君臣。
施行圣泽山川润,
图画天文彩色新。
开阁覆看祥瑞历,
封名直进薜萝人。
应怜老病无知己,
自别溪中满鬓尘。
全诗可译为:
春天再次来临,枯萎的桂树和衰退的兰花依然存在,唯有道德才能够来确立君臣之间的关系。施行圣明的德泽,滋润着山川;绘制天文图,呈现出崭新的色彩。开阁来观看祥瑞的历书,封名的直路通向薜萝人。应该怜惜年老多病而无知己,他自我隐居于溪水之中,满头的白发沾满了尘土。
作者介绍:王建,字少白,号青莲,唐朝诗人,晚唐文学代表之一,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建晚年,表现了诗人对道德治国理念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在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通过对比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衰老,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上崔相公》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的诗。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来临,象征着希望与重生,但同时,枯桂和衰兰的意象又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衰败。诗人把道德与君臣关系紧密相连,体现了他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尤其是“施行圣泽山川润,图画天文彩色新”两句,强调了道德治国的理念,认为只有圣明的统治才能让国土繁荣,社会和谐。
后四句则转向个人,描绘了年老而病重的孤独感,尤其“应怜老病无知己,自别溪中满鬓尘”,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诗人在个人的悲凉中,寄托了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枯桂衰兰与春天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德治国的期盼和对个人孤独的感慨,体现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天象征了什么?
A. 生机与希望
B. 冷酷与无情
C. 迟暮的悲伤
“施行圣泽山川润”中的“圣泽”指的是什么?
A. 统治者的德行
B. 自然的雨水
C. 人民的期望
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态度是?
A. 愤怒
B. 无奈与感慨
C. 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建的《上崔相公》与李白的《将进酒》中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王建更侧重于道德与社会理想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个人的豪情与壮志,体现出两种不同的诗风和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