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3:45
衡山不远
作者: 湛若水 〔明代〕
尧舜应不远,羹墙即躬逢。
宇宙应不远,万里方寸同。
衡山应不远,见之悠然中。
即此不远心,大道立可通。
八极周瞬息,何必骑苍龙。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尧舜的向往,认为他们并不遥远,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遇见;同时,宇宙的奥秘也并不遥远,心中所思万里长空,皆在心头;衡山的景致同样近在咫尺,心中悠然自得即可见到;只要心中没有距离感,通往大道的路就在眼前。八方极限在瞬息之间,何必非要骑上苍龙寻求?
作者介绍: 湛若水,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哲理思考为主,体现了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古圣贤和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中借用尧舜、宇宙、衡山等意象,构建出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哲学思考空间。诗的首句提及尧舜,强调历史的伟大和智慧,接着过渡到宇宙,扩展到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紧密联系。在后面的几句中,作者通过“衡山”这一具体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价值的认同。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平和的心态,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即此不远心,大道立可通。”表达了只要心灵达到一种境界,生活的真正意义便会显现。最后一句“八极周瞬息,何必骑苍龙”则以一种洒脱的态度,表明了对追求名利的超脱,强调内心的安宁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反映了追求理想与哲理的内心探索,强调内心的宁静与通达,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尧舜在诗中象征什么?
“即此不远心”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八极”指的是什么?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湛若水的《衡山不远》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理想、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而湛若水则强调哲理的探讨与内心的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