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0:19
昔年朝士毁东林,世道凌夷遂陆沉。
一亩故宫今尚在,谁人认取不凋心。
过去的朝廷士人毁坏了东林,世道动荡不安,导致陆地沉沦。
一亩昔日的故宫如今依然存在,谁人能认出它来,心中不感凋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秦镛,明代诗人,字子华,号清风,籍贯不详。秦镛在明末动乱中见证了国家的衰落,他的作品常以忧国忧民、感慨历史为主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末,正值国家动荡,东林党因权臣的打压而遭受毁灭,反映了社会的不安与士人的无奈。诗中对昔日东林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失望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故国的深切忧虑。
这首诗展现了秦镛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通过对东林党毁灭的回忆,表达了对国家沉沦和社会动荡的无奈与惋惜。首句提到“昔年朝士毁东林”,直接指出了历史事件的开端,暗示了士人理想的破灭与政治的黑暗。接下来的“世道凌夷遂陆沉”则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衰败,给人以沉重的历史感。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故宫的感慨,虽然“一亩故宫今尚在”,但却无人认取,凸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现实的无情对比。结尾的“谁人认取不凋心”,更是将情感推向顶点,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深切忧伤与对当下无能为力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历史沉重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衰败的忧虑以及对士人理想破灭的惋惜,展现出深厚的爱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朝士”指的是哪类人?
a. 农民
b. 士人
c. 商人
“世道凌夷”中的“凌夷”意为?
a. 受欺凌
b. 繁荣
c. 和平
诗中“故宫”象征着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过去的辉煌
c. 现实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