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9:15
水傍边,山尽处。唤取云来,共我山头住。分得一江风共雨。满院芙蓉,更听红妆舞。趁霜晴,闲独步。那里烟村,有个梅花树。小径斜穿来又去。醉后知他,有甚青云路。
在水边,山的尽头。呼唤云彩,愿它与我一起住在山头。分享这江边的风雨。院子里满是芙蓉花,听那红妆女子的舞蹈。趁着霜后晴朗天气,我独自闲步。那边的烟村,有一棵梅花树。小路斜斜地来去。醉后才知道,那里有什么青云之路。
周紫芝,字仲明,号恕斋,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主题,笔调婉约,情感细腻,富有音乐性。
《苏幕遮》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此背景下,渴望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安宁,寄情于山水之中,以此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苏幕遮》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与向往。开篇以“水傍边,山尽处”引入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呼唤云彩,展现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表达对风雨的共享,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接着,诗人描绘了满院芙蓉花和红妆女子的舞蹈,构建出一幅生动而美丽的画面,传达出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趁霜晴,闲独步”,诗人享受着霜后的晴朗天气,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仿佛在与自然对话。烟村和梅花树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乡村的宁静与诗意。最后,诗人以“醉后知他,有甚青云路”总结,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思考,暗示人生的追求与理想的距离,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全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苏幕遮》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周紫芝
C. 杜甫
诗中“趁霜晴”的意图是?
A. 享受生活的闲适
B. 追求理想
C. 描绘自然
“青云路”象征什么?
A. 自然之美
B. 理想与追求
C. 生活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