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孟处士宅》

时间: 2025-05-02 01:22:41

诗句

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

孟简虽持节,襄阳属浩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2:41

题孟处士宅

作者: 张祜 〔唐代〕

原文展示:

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
孟简虽持节,襄阳属浩然。

白话文翻译:

高明的才华并不一定需要地位的尊贵,低下的身份也可以是贤良的。孟简虽然身居节制之位,但襄阳却属于浩然正气的人。

注释:

  • 高才:指才华出众的人。
  • :指地位高。
  • 下位:指地位低。
  • :指有德行的人。
  • 孟简:指孟子,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 持节:指身居高职,掌握节制。
  • 襄阳:地名,古代著名的地方,象征着浩然正气。
  • 浩然:形容气势磅礴,正直之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因其才华和作品而受到认可。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地位的看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对孟子的赞美,表达了对人才不论地位高低的看法。

诗歌鉴赏:

《题孟处士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孟子及其思想的引用,表达了对人才的推崇和对地位的冷淡。诗的前两句“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提出现代人常常将地位与才能相挂钩的观念,却指出高才并不必然需要高贵的地位,低位者同样可以拥有贤德的品质。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关注能力和德行,而非仅仅追求物质的地位。

接着,诗人以孟子为例,表明即便是身居高位,孟子也未必是唯一的典范,襄阳的浩然之气更代表了一种正直和高尚的品德。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人才的多元性,还隐含着对社会风气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高才”、“下位”、“孟简”、“襄阳”等元素,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文化内涵,传达出对真正的贤良之士的向往和对社会风气的反思。诗中所传达的正气和才华的结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才何必贵:强调才华与地位并无必然联系。
  2. 下位不妨贤:指出低位的人同样可以有德行。
  3. 孟简虽持节:提及孟子身居高位,代表了一种理想。
  4. 襄阳属浩然:强调襄阳的正气更为重要,暗示真正的贤者并不局限于某一地位。

修辞手法:

  • 对比:高才与地位的对比,强调内涵而非外在。
  • 典故:引用孟子的形象,增加了诗的深度和历史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才华和德行的重要性,而非地位的高低。它鼓励人们关注内在品质,倡导一种正直的社会风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才:象征着智慧与能力。
  • 下位:代表谦逊与低调。
  • 孟简:象征着理想的贤者。
  • 襄阳:代表正气与豪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高才”与“下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a) 高才必须高位
    b) 下位不可贤良
    c) 高才与下位无关
    d) 高位必然贤良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孟简”指的是____

  3. 判断题:诗歌表达了对地位的重视。(对/错)

答案:

  1. c) 高才与下位无关
  2. 孟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题孟处士宅》与《登高》,前者强调内在德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色表达离愁。这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显著区别,前者积极向上,后者则更为忧伤感人。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成都府 江陵望幸 甘林 放船 喜雨 散愁二首 又上后园山脚 近闻 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泊于方田 杜位宅守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龝字旁的字 官事官办 兀字旁的字 玩好 包含踠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桀立 刀耕火种 哀荒 善手 釒字旁的字 东诓西骗 吴封 狼顾鸱踤 心粗气浮 包含咽的成语 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