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太皇太后阁六首》

时间: 2025-05-02 21:12:00

诗句

不独清心能省事,应缘克已自销兵。

传闻塞外千君长,欲趁新年贺太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12:00

原文展示:

不独清心能省事,应缘克已自销兵。
传闻塞外千君长,欲趁新年贺太平。

白话文翻译:

不只是清心能够让人省事,而是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消除内心的战争。听说边塞外有千军万马,想要在新年之际来庆贺太平盛世。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心:指内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
  • 省事:指减少麻烦和事务。
  • 克已:克制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 自销兵:自我消除内心的战争,比喻内心的纷争。
  • 塞外:指边疆地区,通常是指北方边境。
  • 千君:指众多的将领或士兵。
  • 贺太平:庆贺太平盛世,安定的社会局面。

典故解析:

  • 太皇太后:指的是宋朝的太皇太后,象征着权威与安宁。
  • 新年贺太平:传统文化中,元旦是庆祝新生与希望的日子,诗中提到新年恰恰表现出对未来美好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旷达著称,风格多样,题材广泛,直接反映了他的生活经历和情感。

创作背景: 《太皇太后阁六首》是苏轼在政治风波中创作的一组诗,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局势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流露出对太皇太后的敬重,及对国家安宁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心和克己的思想,反映了诗人对内心平和的追求。首句“不独清心能省事”开宗明义,指出内心的宁静是处理事务的关键。接下来的“应缘克已自销兵”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观点,强调了克制欲望的重要性,表明内心的战争往往源于自己的不安与无欲。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外部局势的关注,提到“传闻塞外千君长”,这不仅是对国家局势的关注,也暗示了对战争的反思与期待和平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内心修养的思考,又有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苏轼作为文人的宽广视野和深邃思考。他在诗中表现出的既有现实关怀,又有哲理思考,使得这首诗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独清心能省事:不仅仅是内心清静可以减少麻烦。
  2. 应缘克已自销兵:还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消除内心的纷争。
  3. 传闻塞外千君长:听说边塞外有很多的将领。
  4. 欲趁新年贺太平:想要借着新年之际来庆贺和平的到来。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清心”和“克已”形成对比,强调内心修养的重要性。
  • 暗喻:通过“自销兵”暗示内心的斗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内心的平和与自我克制,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心:象征宁静与内心的和谐。
  • 塞外:象征边疆的动荡与不安。
  • 新年: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的寄托。
  • 千君:象征力量与统一,期待和平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心”主要指什么?

    • A. 内心的宁静
    • B. 清澈的心情
    • C. 轻松的生活
  2. “自销兵”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外部战争
    • B. 内心的纷争
    • C. 兵器的销售
  3. 诗中提到的“塞外千君长”指的是什么?

    • A. 边疆的将领
    • B. 大量的敌军
    • C. 和平的将领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苏轼的作品更侧重于内心的修养与自我克制,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对时局动荡的无奈与感慨。两者都表现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杂曲歌辞 妾薄命三首 题故将军庄 夜投丰德寺谒海上人(一作卢纶诗)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其五 赠信美寺岑上人 乱后三首 其三 杨柳枝·桃源仙子不须夸 诗品二十四则。悲慨 戊午三月晦二首 其二 诗品二十四则。旷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皓簳 掉三寸舌 虑无不周 木堤 包含杜的成语 暑假 入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仙闾 舌锋如火 閠字旁的字 三至之谗 单耳刀的字 苦心孤诣 花枝招飍 包含乐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