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乱后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4-30 07:25:19

诗句

世事尝艰险,僧居惯寂寥。

美香闻夜合,清景见寅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25:19

原文展示:

世事尝艰险,僧居惯寂寥。美香闻夜合,清景见寅朝。

白话文翻译:

世间的事情常常是艰难险阻,作为僧人我已经习惯了孤寂的生活。夜晚时分,香气袭人,是夜合花的芬芳;清晨时分,我看见了晨曦,正好是寅时的美丽景象。

注释:

  • 世事:世间的事情。
  • 艰险:艰难与危险,指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
  • 僧居:指僧人的居住生活。
  • 寂寥:孤独、寂寞。
  • 美香:指美好的香气。
  • 夜合:夜合花,一种常在夜间开放、散发香气的花。
  • 清景:清新的景象。
  • 寅朝:寅时,即早晨的3点到5点,是一天中最清新的时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约837-908年),字子长,号青松,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词、文、赋等多种形式著称,尤其擅长于诗歌。司空图的诗风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反映出他对人生、自然及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乱后三首》是司空图在动荡时期所作,诗歌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内心世界的探寻。在经历了社会动乱后,诗人选择了出家生活,借此表达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向往宁静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短的四句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第一句“世事尝艰险”传达了对人生苦难的认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感与思考;而“僧居惯寂寥”则表现出诗人已然适应了这种孤独的生活状态,突显了他内心的宁静和对外物的淡泊。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用“美香闻夜合”和“清景见寅朝”描绘了夜晚和清晨的自然美景,传达出他对自然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世俗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僧居生活图景,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事尝艰险:表达了对世间事情艰难险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及深刻理解。
  • 僧居惯寂寥:强调了诗人作为僧人对孤独生活的习惯,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 美香闻夜合:夜晚的夜合花散发着美好的香气,传达出自然之美的感受。
  • 清景见寅朝:清晨的美景是一天的开始,象征着新的希望和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美香”来比喻夜合花的香气,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受。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前后句有意象上的对比,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世事艰险与僧人的孤寂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对自然美的向往,反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世事:象征着人生的复杂与困难。
  • 寂寥:象征着孤独与内心的宁静。
  • 夜合花:象征着夜晚的美好与神秘。
  • 寅朝:象征着新的开始与清新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世事尝艰险”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艰难
    C. 生活的乐趣
    D. 生活的平淡

  2. “寅朝”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早晨的3点到5点
    B. 中午的11点到1点
    C. 晚上的9点到11点
    D. 下午的3点到5点

  3. 诗人对于孤独的态度是: A. 避免孤独
    B. 恐惧孤独
    C. 习惯并接受孤独
    D. 渴望孤独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乱后三首 其三》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但《静夜思》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乱后三首 其三》则更强调对孤寂生活的接受与自然之美的享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采桑子 其三 丁亥岁暮即事 采桑子 眉 采桑子 采桑子 其四 四时词 采桑子·征人去日殷勤嘱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其六 采桑子·史馆秋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串通一气 博雅 万古长存 皮字旁的字 四停八当 暴发家 面字旁的字 偏背 大不韪 商借 自字旁的字 包含螂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习以成风 包含达的词语有哪些 有才无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