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周茂叔席上酬孟翱太博》

时间: 2025-05-09 02:11:25

诗句

古人务乐善,见士即推毂。

今也多忌才,对面远贤蜀。

顾予尝喜学,幽室未偶烛。

幸会才翘翘,深惭识碌碌。

升堂听高论,惟愁日景促。

经义许叩击,诗章容往复。

荷公引重语,玞珉变良玉。

一违几席来,羲娥变昏旭。

远闻落帽节,宾朋相追逐。

剩摘篱下黄,痛饮杯中醁。

清谈已忘倦,佳篇又相勗。

毕力为徒弟,强勉攀高躅。

异时公行道,其势不可独。

首愿策疲蹇,助公施蕴蓄。

舒张太平策,散作苍生福。

此心答此惠,庶几不忝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1:25

原文展示

和周茂叔席上酬孟翱太博
作者:傅耆

古人务乐善,见士即推毂。
今也多忌才,对面远贤蜀。
顾予尝喜学,幽室未偶烛。
幸会才翘翘,深惭识碌碌。
升堂听高论,惟愁日景促。
经义许叩击,诗章容往复。
荷公引重语,玞珉变良玉。
一违几席来,羲娥变昏旭。
远闻落帽节,宾朋相追逐。
剩摘篱下黄,痛饮杯中醁。
清谈已忘倦,佳篇又相勗。
毕力为徒弟,强勉攀高躅。
异时公行道,其势不可独。
首愿策疲蹇,助公施蕴蓄。
舒张太平策,散作苍生福。
此心答此惠,庶几不忝辱。

白话文翻译

古人注重乐善好施,一见才士就会推举他们。如今却多了对才华的忌惮,面对面时常远离贤士。我曾喜爱学习,但独处的幽室中没有烛光照明。幸好能和才华横溢的人相会,倍感惭愧于自己平庸的才识。登堂听取高论,只忧愁日子转瞬即逝。经典经义可互相探讨,诗歌也可以反复吟诵。荷公所说的分量很重,玞珉(美玉)也能变为良玉。若有违背几次席间的道理,羲娥(仙女)也会变得昏暗。远处听闻落帽的节庆,宾朋们互相追逐。剩下的只是摘下篱下的黄花,痛快地饮下杯中的美酒。清谈时已忘却疲倦,佳作又相互激励。竭尽全力做学徒,强迫自己攀登高峰。不同的时代,公行道的气势不能单靠个人。首先希望能策马而行,帮助公施展才华。舒展太平的计划,散播给苍生带来福祉。我的心愿回报这份恩惠,愿不至于辜负这份荣光。

注释

  • 务乐善:注重乐善好施。
  • 推毂:推举、推荐。
  • 忌才:忌妒才华。
  • 碌碌:平庸,没什么成就。
  • 荷公:指荷承(荷公),寓意重要的人物。
  • 玞珉:美玉,象征珍贵之物。
  • 羲娥:传说中的月亮女神,意指美好。
  • 痛饮杯中醁:畅饮美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傅耆,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典雅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关系,尤其关注学术与道义。作品往往富有哲理,擅长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与周茂叔同席饮酒之际,诗人借此机会表达对学问的渴望与自我反省,反映出当时文人之间对才华的复杂心态,既有欣赏也有忌妒,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回应,也是对自我才华的反思。傅耆用古人的乐善好施与今人的忌才对比,展现出对士人风范的向往。在这幅生动的画面中,诗人展示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人交往的珍视。诗中多次提及“高论”“经义”“佳篇”等,显示出作者对文化与学术的敬重。

在表现情感的同时,诗人也不忘表达对现实的感慨。面对才华横溢的朋友,傅耆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但又在交谈中忘却了疲倦,体现出友谊与学术交流的力量。诗的最后,作者表达了希望为苍生谋福祉的志向,显示出其胸怀的广阔与责任感。

整首诗语言精练,意蕴深远,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有对社会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人务乐善,见士即推毂:古代的人重视乐善好施,见到有才华的人就会推荐。
  2. 今也多忌才,对面远贤蜀:如今却多了忌妒才华的心态,面对贤士也会保持距离。
  3. 顾予尝喜学,幽室未偶烛:我曾经喜欢学习,但在幽静的房间里却没有光明。
  4. 幸会才翘翘,深惭识碌碌:能够遇到才华出众的人,令我感到惭愧于自己的平庸。
  5. 升堂听高论,惟愁日景促:登上大厅听取高论,唯独担心时间过得太快。
  6. 经义许叩击,诗章容往复:经典的义理可以互相探讨,诗歌也可以反复吟咏。
  7. 荷公引重语,玞珉变良玉:荷公所说的话分量很重,象征着美玉的珍贵。
  8. 一违几席来,羲娥变昏旭:若有违背几次席间的道理,仙女的光辉也会暗淡。
  9. 远闻落帽节,宾朋相追逐:远处听闻落帽的节日,宾朋们互相追逐玩乐。
  10. 剩摘篱下黄,痛饮杯中醁:剩下的只是摘下篱下的黄花,痛快地饮下美酒。
  11. 清谈已忘倦,佳篇又相勗:在清谈中已经忘却了疲倦,佳作又相互激励。
  12. 毕力为徒弟,强勉攀高躅:竭尽全力做学徒,强迫自己攀登高峰。
  13. 异时公行道,其势不可独:不同的时代,公行道的气势不能单靠个人。
  14. 首愿策疲蹇,助公施蕴蓄:我希望能鞭策疲惫的自己,帮助他施展才华。
  15. 舒张太平策,散作苍生福:舒展太平的计策,散播给苍生带来福祉。
  16. 此心答此惠,庶几不忝辱:我的心愿回报这份恩惠,希望不至于辜负荣光。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人与今人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作者的感慨。
  • 比喻:将人才比作美玉,强调其珍贵性。
  • 排比:多次使用“……而……”,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才华的渴望,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思考。诗人希望能够通过学习与交流,提升自己的才华,并为世人贡献力量,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乐善:象征古代士人的道德风范。
  • 才士:代表有才能的人,强调社会对人才的重视。
  • 清谈:象征文人之间的友谊与思想碰撞。
  • 黄花:可寓意生活的点滴美好与简单快乐。
  • 美酒:象征聚会的欢乐与友情的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古人乐善好施,今人对才士的态度是? a. 赞赏
    b. 忌妒
    c. 漠视
    答案:b

  2. 在诗中,诗人对自己的才华感到: a. 自信
    b. 羞愧
    c. 骄傲
    答案:b

  3. “升堂听高论,惟愁日景促”意指: a. 时间过得很快
    b. 高论无益
    c. 不愿听讲
    答案:a

  4. 诗中提到的“荷公”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官员
    c. 一位学者
    答案:b

  5.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帮助他人? a. 个人才华
    b. 施展计划
    c. 社会责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反映隐逸生活与对自然的热爱。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哲理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对象:李白的《将进酒》
    • 主题:两者均表达对饮酒的热爱,但李白更为豪放,傅耆则显得深沉。
    • 风格:李白的诗多豪情壮志,傅耆则兼具哲理与自省。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傅耆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父词(其六) 渔父 渔父词 渔父 渔父五首 其一 渔父词五首 渔父 渔父词十三首 渔父 渔父子送齐明二化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横琴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心直口快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净身出户 昼吟宵哭 反文旁的字 波涛滚滚 癶字旁的字 歌开头的成语 露开头的成语 貝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神世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文字旁的字 指腹为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