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6:11
游秀峰寺
作者: 胡珵 〔宋代〕
摄身下蓬莱,放浪云水迹。
非无简书畏,心赏寄泉石。
亭亭云间塔,胜地闻自昔。
梯空上青冥,如鸟著两翼。
化城出天半,宝甃坦如席。
环山划中断,裂地开震泽。
峨峨东西峰,观阙倚空碧。
千寻採香遥,剑卧涟漪直。
当年馆娃宫,六月避暑夕。
琴台延薰风,万女曳阿锡。
牛耳争齐盟,乌喙已荐食。
百家甬东村,托足归无宅。
焉知陵谷变,大厦响千舄。
矧兹风尘际,楼殿踊山脊。
安隐大火中,显允像教力。
兴予浩劫叹,万法本空寂。
身心置身于蓬莱仙境,放纵于云水之间的踪迹。
并不是因为害怕书信的简陋,而是心中欣赏寄托于泉石之间。
高耸的塔楼横立在云端,胜地自古以来便声名远扬。
阶梯通向青天,宛如鸟儿展翅飞翔。
化城出现在天空,宝石铺成的地面平坦如席。
环绕的群山划破了中断,地面裂开震动着泽水。
高耸的东西两座峰,观阙倚在空中碧绿。
千寻远处采香,犹如剑在涟漪中笔直卧着。
当年馆娃宫里,六月的避暑之夕。
琴台上微风拂面,万名女子拖曳着阿锡。
牛耳们争相结盟,乌喙早已献上美食。
百家村在甬东,托足归无所依。
谁知陵谷会变迁,大厦发出千舄的回响。
何况在这风尘中,楼殿跃动在山脊之上。
安静地藏身于大火中,显现出真实的教导力量。
我对浩劫感叹,万法皆为空寂。
作者介绍:胡珵,字子龙,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歌清新、典雅,常包含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游览秀峰寺时,反映出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融合了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游秀峰寺》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自然景观描写的诗作。诗中,胡珵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秀峰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情怀。开篇以“摄身下蓬莱”引入,便营造了一种如同仙境般的氛围,给人以宁静和超凡脱俗的感觉。诗中多次提到“云”、“水”、“泉”、“石”,突出自然之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同时,诗人也不忘历史的纵深感,提及“当年馆娃宫”,不仅展示了过往的繁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迁。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之美与人事无常并置,使得诗歌不仅是对秀峰寺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在修辞上,诗中使用了比喻与拟人等手法,使得自然景物生动有趣,充满灵气。最后一句“万法本空寂”更是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自然永恒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哲学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游览秀峰寺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人将自己置身于哪个理想境界?
填空题:诗中提到“亭亭云间塔”,表现出____的景观。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馆娃宫”是一个古代的繁华场所。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