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0:52
诗词名称: 桃源忆故人 哭伯嫂蔡孺人
作者: 邓瑜 〔清代〕
原文展示:
天涯竟梦游仙去。风雨伤心无数。此别竟成千古。痛定凭棺诉。怜它稚子刚能语。忍听喃喃索乳。令我更添酸楚。难把人留住。
白话文翻译:
在遥远的天涯,我竟然梦见你已经游仙而去。风雨中,我伤心的泪水无数。此次分别,竟成了千古的遗恨。痛苦只能在棺材旁诉说。怜惜那稚嫩的孩子刚刚会说话,忍不住听她喃喃索取乳汁,令我更加感到心酸。真是难以挽留故人。
注释:
-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
- 梦游仙去:梦中见到故人已经化为仙人离去。
- 风雨伤心:在风雨中感到无尽的伤感。
- 千古:形容这次别离成为永恒的遗憾。
- 痛定凭棺诉:痛苦之时只能在棺材前倾诉。
- 稚子:幼小的孩子。
- 索乳:请求母亲喂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瑜,清代诗人,其诗风以细腻柔情著称,常表现对亲友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邓瑜失去至亲的痛苦时刻,表现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孩子的描写,增强了对失去亲情的悲痛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极其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奈的伤感。开头一句“天涯竟梦游仙去”,一方面描绘了遥远的距离,另一方面则透露出对故人已经离去的悲痛。接着“风雨伤心无数”,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心中无尽的愁苦,仿佛连自然都在为他的悲伤而哭泣。后面几句提到“痛定凭棺诉”,更是将痛苦推向高潮,表达了生离死别的无奈与绝望。特别是提到幼子刚会说话时的细腻描写,彰显出一种无助与心碎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逝去的追忆,也有对生命脆弱的思考,深刻而感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涯竟梦游仙去:在遥远的地方,梦中见到故人已成仙。
- 风雨伤心无数:在风雨中,心中伤心无数。
- 此别竟成千古:这次分别成为了千古的遗憾。
- 痛定凭棺诉:在痛苦中,仿佛只能在棺材前倾诉。
- 怜它稚子刚能语:心疼那稚嫩的孩子刚会说话。
- 忍听喃喃索乳:难忍听到孩子喃喃索取乳汁。
- 令我更添酸楚:更加增添了我的酸楚。
- 难把人留住:难以挽留已故之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故人比作仙人,增加了神秘感和悲伤感。
- 拟人:风雨也似乎感同身受,表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共鸣。
- 对仗:诗中运用对仗手法,使得整首诗韵律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死离别的无奈和悲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涯:象征遥远与分离。
- 仙去:象征死亡与超脱。
- 风雨:象征悲伤与动荡。
- 棺:象征死亡与告别。
- 稚子:象征新生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涯”指的是哪里?
- A. 近处
- B. 遥远的地方
- C. 水边
- D. 山顶
- 诗人对故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 A. 无所谓
- B. 深切怀念
- C. 疏离
- D. 恶心
- “痛定凭棺诉”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的悲痛
- C. 不满
- D. 超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孤独与乡愁的结合。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样是离别之情,但更显洒脱与豁达。两者在情感上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个人孤独,后者则注重友谊与送别。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诗词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