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4:21
菊
作者: 韩俊 〔明代〕
艳当秋候已惊迟,
况是重阳又过期。
恋节人心空自别,
有花何日不相宜。
香分静阁微风度,
影上华筵夜月移。
试问三春娇逼眼,
到今曾见傲霜枝。
在秋天的时节,花儿的艳丽已显得迟缓,
更何况重阳节又已过去。
人们对节日的情感只剩下离别的空虚,
有花的日子,何时不适合赏玩呢?
香气在静谧的阁楼里随微风飘散,
影子在华丽的筵席上随着夜月而变化。
我试问那三春时节的娇艳花朵,
如今可曾见过那傲立霜雪的菊花?
韩俊,明代诗人,生平资料较为稀少,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节令情感,常常在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前后,正值秋季,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菊花的特别情感。重阳节是一个充满文化意义的节日,常与菊花联系在一起,象征着高洁与不屈。
这首《菊》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诗人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情趣,开篇便以“艳当秋候已惊迟”引出秋天的萧瑟,感慨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重阳节作为传统的赏菊节日,诗人将其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节日的依恋以及对往日时光的眷恋。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香气、影子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富有生机的氛围,仿佛在邀请人们在这美好时光中驻足欣赏。
最后的两句则将视线转向春天的娇艳花朵,形成对比,突显出菊花的坚韧与不屈。诗人借此表达对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在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将自然界的美与人类情感紧密相连,令人深思。
全诗通过对秋天与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生命坚韧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通过菊花的形象,传达了高洁、不屈的精神,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端午节
诗人通过哪种花来表达坚韧的精神?
A. 玫瑰
B. 菊花
C. 兰花
“香分静阁微风度”中“静阁”指的是什么?
A. 繁华的市集
B. 安静的房间
C. 热闹的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