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点绛唇·咏梅月》

时间: 2025-04-21 05:08:54

诗句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

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5:08:54

原文展示:

点绛唇·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白话文翻译:

这一夜的相思,在水边的细枝上显得瘦弱无力。
小窗透出如白昼般的明亮,情感与香气交融,尽情散发。
清香进入梦中,思念绵延千里,愿人长久。
你知道吗?雨水轻柔,云雾愁苦,然而我的情调依然如故。

注释:

  • 相思:思念之情,通常指对情人的思念。
  • 水边:指河边或湖边,象征着孤独和思念的氛围。
  • 小窗如昼:小窗透出明亮的光,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清入梦魂:清香进入梦中,表达对爱的深切思念。
  • 君知否:你知道吗?引发对方的关注和共鸣。
  • 雨孱云愁:细雨和愁云,描绘一种忧伤的天气,反映内心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字仲明,号惭愧,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其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细腻,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渴望。

创作背景:

《点绛唇·咏梅月》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频繁,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反映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点绛唇·咏梅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思念的情感。开篇的“一夜相思”便道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水边清浅的景象与横枝瘦弱的描写,生动地体现了思念的脆弱和无助。接着“小窗如昼”一语,展现了即使在黑暗的夜里,窗外的光明依然透入,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情感。

诗中“清入梦魂”,则进一步深化了思念的境界,梦境即是现实的延续,千里之外的爱人似乎依然在心中。末尾“君知否?雨孱云愁”,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情感再次升华,雨水与云雾不仅是外在天气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心情感的映射。全词通过自然景物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生活的感悟,情感真挚而细腻,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描述夜晚的孤独与思念,水边的细枝象征着脆弱的情感。

  2.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小窗透出的光亮与情感交融,暗示着爱意的浓烈。

  3.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清香进入梦中,思念绵延千里,希望彼此长久相伴。

  4. 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询问对方是否理解自己的感受,雨与云象征着忧愁,但情调依旧如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边清浅横枝瘦”比喻为思念的脆弱。
  • 对仗:使用工整的对仗句式,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深刻的思念情感,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同时在自然的描写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边:象征孤独与思念,连接内心情感与外在环境。
  • 小窗:代表内心的希望与光明。
  • 清香:象征爱意的温柔与美好。
  • 雨云:象征忧愁与思念的沉重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亮
    C. 苏轼
    D. 杜甫

  2. "小窗如昼"中的“小窗”象征什么?
    A. 生命
    B. 希望
    C. 忧愁
    D. 迷茫

  3. “君知否?”表达的意思是?
    A. 你知道吗?
    B. 你听到了吗?
    C. 你来了没有?
    D. 你要走吗?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比较《点绛唇·咏梅月》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思念的情感,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陈亮则更关注于对爱的执着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词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导引·紫鸾飞去 导引·金殿晚 导引·深仁厚德 导引·坤仪厚载 导引·中兴复古 导引·凤箫声断 导引·鼎湖龙远 导引·九虞初毕 导引·帝皇盛烈 导引·於皇祖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禾字旁的字 辩才无碍 削迹捐势 十字旁的字 包含仑的词语有哪些 笑弄 丧胆亡魂 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饶辩 包含吸的词语有哪些 卭卭距虚 特特 存亡有分 沅芷湘兰 釒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水志 隹字旁的字 拙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