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2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28:00
盗猪何足挠官刑,却恐因兹草寇萌。押向市心搥去手,金场窑卒敢纵横。
这首诗表达了对小偷盗窃行为的轻视,认为盗猪的罪行不足以影响官府的法律制裁,但又担心这样的小偷会导致更大的盗贼滋生。诗中描绘了将小偷押到市集上,痛打他以示惩罚,而那些金场的工人们却不敢肆意妄为。
“草寇”一词在古代常用来指称那些不法的盗贼,通常是流窜或以小规模盗窃为生的劣迹。诗中提及的“市心”则是古代集市的中心,象征着公众的审判与惩罚。
邵君美,字子美,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受到文人的推崇。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实际,反映民生疾苦,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该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盗贼横行,民众生活困苦。诗人借此诗表达对治理盗贼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反映出当时政府治安问题的严峻性。
这首《赵侯保民惠政纪实诗》通过描绘盗贼的行为与政府的反应,揭示了社会治安的困境。诗人在开篇用“盗猪何足挠官刑”一句,表明对小偷行为的轻视,似乎在说这类行为在法律面前微不足道。然而,接下来的“却恐因兹草寇萌”则转而表达了对更大规模盗贼滋生的忧虑,反映了小偷行为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焦虑。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押向市心搥去手”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对盗贼的惩罚场景,既体现出法律的威严,也流露出对社会治安的担忧。最后一句“金场窑卒敢纵横”,则暗示了即使是身处繁忙场所的工人们,也因盗贼的存在而感到恐惧与不安,反映出社会动荡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有力,情感真挚而深沉,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反映盗贼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政府治理能力的呼唤,表达了对社会治安的忧虑和对法律公正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草寇”指的是:
A. 小贼
B. 官员
C. 商人
D. 农民
“押向市心搥去手”中的“市心”指的是:
A. 市集的中心
B. 农田
C. 官府
D. 监狱
此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忧虑
C. 愤怒
D. 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