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友亭》

时间: 2025-05-02 03:08:37

诗句

老松疏竹间梅英,三友如何独擅名。

应是枇杷并桧柏,当时无力预同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8:37

原文展示:

老松疏竹间梅英,
三友如何独擅名。
应是枇杷并桧柏,当时无力预同盟。

白话文翻译:

在苍老的松树与稀疏的竹子之间,盛开着梅花的花朵,三种朋友(松、竹、梅)为什么唯独梅花享有盛名呢?也许是因为枇杷和桧柏的力量不足,无法一起建立同盟。

注释:

  • 老松:年老的松树,象征坚韧和长寿。
  • 疏竹:稀疏的竹子,象征清雅和高洁。
  • 梅英:梅花的花朵,象征坚强和清香。
  • 三友:指松、竹、梅,古人常将它们称为“岁寒三友”,意指在寒冷的冬天仍能生存,象征着高尚的品质。
  • 枇杷:一种果树,常被用作比喻。
  • 桧柏:常绿树种,象征不屈的生命力。
  • 同盟:指联合或结成联盟。

典故解析:

“三友”是古人对松、竹、梅三种植物的称呼,寓意高洁的品德和坚韧的精神。松树象征着长寿和坚韧,竹子象征着坚韧和谦逊,而梅花则代表着高洁和不屈。诗中提到的“枇杷”和“桧柏”则是与这三者相比,显得相对弱小,暗示在品德和气节上无法与三友比肩。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一个静谧的环境中,诗人可能是在游玩三友亭时,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友情的珍贵,从而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三友亭》以松、竹、梅三种植物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老松与疏竹之间盛开的梅花,体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诗人在感叹“三友”独擅盛名的同时,隐含了对其他植物(如枇杷和桧柏)的无奈。通过对比,诗人展现了在高尚品质面前,有些事物显得相对平凡和无力。

整首诗的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在此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品质的独特性和珍贵性。在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或许会忽视精神上的追求,而这首诗提醒我们,真正的友谊和高尚的品德才是值得珍惜的。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老松疏竹间梅英:描绘了老松和稀疏竹子的景象,同时突出了梅花的存在。
    2. 三友如何独擅名:质疑为何在三友中,梅花独占美名,表现出对名声的思考。
    3. 应是枇杷并桧柏:提到其他植物,暗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的不足。
    4. 当时无力预同盟:说明缺乏力量的植物无法形成联盟,表现了对品质的反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植物比作朋友,传达出深厚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在强调高洁品质的同时,诗人也关注到在社会中,名声与价值的关系,以及追求真正友谊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象征长寿、坚韧。
  • :象征清雅、高洁。
  • :象征高尚、坚强。
  • 枇杷:象征平凡、低调。
  • 桧柏:象征不屈、顽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友”指的是哪三种植物? A. 松、竹、梅
    B. 枇杷、桧柏、梅
    C. 竹、梅、枇杷

  2. 诗中“应是枇杷并桧柏”的意思是什么? A. 这两种植物很强大
    B. 这两种植物力量不足
    C. 这两种植物独特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自然的美
    B. 友谊的珍贵
    C. 追求名声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华岳的《三友亭》与王维的《竹里馆》,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华岳更侧重于植物的象征意义,而王维则关注于竹子的清雅和隐逸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华岳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烟雨观 雨入庐山 和万老 舟中 其一 忆秦娥(元夕) 昨日极暑今日极寒 昭亭食柑 长相思 次家君韵 其二 浣溪沙(再用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工倕 以快先睹 患难见知己 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喧讼 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惊絶 阮咸 四点底的字 身名两泰 虚往实归 鼓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家殷人足 攴字旁的字 妙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