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列子有力命王充论衡有命禄极言必定之致览之有感》

时间: 2025-05-07 07:10:57

诗句

大钧播群物,零茂归自然。

默定既有初,不为智力迁。

籞寇导其流,仲任派其源。

智愚信自我,通塞当由天。

宰世曰皋伊,迷邦有颜原。

吾道诚一概,彼途钟百端。

卷之入纤毫,舒之盈八埏。

进退得其宜,夸荣非所先。

朝闻可夕陨,吾奉圣师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0:57

原文展示

大钧播群物,零茂归自然。
默定既有初,不为智力迁。
籞寇导其流,仲任派其源。
智愚信自我,通塞当由天。
宰世曰皋伊,迷邦有颜原。
吾道诚一概,彼途钟百端。
卷之入纤毫,舒之盈八埏。
进退得其宜,夸荣非所先。
朝闻可夕陨,吾奉圣师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宇宙万物的自然法则与人类对智慧和愚昧的理解。大自然广泛地传播万物,万物归于自然的规律。原本安静而稳定的状态,并不因人类的智力而改变。世间的流动与生成,都是由他人所引导,智慧与愚昧都是出自自身,通达与阻塞都由天意所主宰。治理世间的有如皋伊(历史上著名的贤人),而迷惑的国度则有如颜原(古代的迷惑者)。我所追求的道理是一致的,而他人的道路则千差万别。将道理细致入微,展开则可广泛深入。行动得当,荣华富贵自然随之,而不必先行夸耀。即便是早晨所闻,晚上也可能陨落,因此我恭敬地奉行圣师的教诲。

注释

  • 大钧:指的是上天或宇宙的力量。
  • 零茂:指万物的生长与繁茂。
  • 默定:原本安静而稳定的状态。
  • 籞寇:可能指引导与流动的力量。
  • 皋伊、颜原:两位历史人物,象征治理与迷惑。
  • 通塞:指顺畅与阻塞,两者皆由天意决定。
  • 盈八埏:形容事物的充盈与广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号惟白,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他的词以清丽婉约著称,对于自然景物有独到的描绘,作品多表现人生哲理和自然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政治动荡与文化发展的时期,诗人试图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寻找一条自然与智慧的道路,表述对宇宙法则的理解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晏殊对自然法则的思考与对人类智慧的反思。诗中“默定既有初,不为智力迁”一句,强调了内在的静谧与安定是不可由人类的智慧所改变的,反映了道家思想对自然法则的理解。诗人通过对比智愚、通塞,展现了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无力,强调了天命与自然的主导地位。

整首诗构建了一种宁静的宇宙观,既有对智慧的追求,也有对愚昧的警惕。诗中提到的皋伊和颜原,分别象征了治理与迷惑,提示人们在生活中应持有清醒的认知,避免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通过细致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晏殊在这首诗中成功地传达了对生命、宇宙及人类命运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钧播群物:指宇宙的力量广泛地创造与传播万物。
  2. 零茂归自然:万物的繁茂与生长最终都归于自然的规律。
  3. 默定既有初:原本的安静和稳定是一种初始状态。
  4. 不为智力迁:这状态并不因人类的智慧而改变。
  5. 籞寇导其流:暗指流动与变化的力量是由他人引导的。
  6. 仲任派其源:智慧与愚昧的源泉皆来自自身。
  7. 智愚信自我:对智愚的理解与判断源自个人。
  8. 通塞当由天:顺畅与阻塞的结果最终由天意主宰。
  9. 宰世曰皋伊:治理世界的人如皋伊般智者。
  10. 迷邦有颜原:而迷惑的国度则有如颜原的愚者。
  11. 吾道诚一概:我所追求的道理是一致的。
  12. 彼途钟百端:而他人的道路则千差万别。
  13. 卷之入纤毫:将道理细致入微。
  14. 舒之盈八埏:展开则可广泛深入。
  15. 进退得其宜:行动得当,自然合适。
  16. 夸荣非所先:不必先行夸耀荣华。
  17. 朝闻可夕陨:即便是早晨所闻,晚上也可能陨落。
  18. 吾奉圣师言:因此我恭敬地奉行圣师的教诲。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智愚的对比,强调人类的局限。
  • 象征:皋伊和颜原象征治理与迷惑。
  • 排比:句式的对称与排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宇宙与人类的关系,强调人类应依循自然法则,保持谦卑的态度,理解智慧与愚昧的相对性,最终归于对天命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钧:象征宇宙的力量与自然法则。
  • 智愚:象征人类智慧与无知的对比。
  • 皋伊与颜原:分别象征治理与迷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关于“默定既有初”这句,下面哪项解释更准确? A. 状态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
    B. 原本的安静是内在的本质
    C. 只有智慧才能改变状态
    D. 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中

  2. 诗中提到的皋伊象征什么? A. 迷惑
    B. 智者
    C. 无知
    D. 自然

  3. 本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什么? A. 人类的财富
    B. 宇宙与人类的关系
    C. 古代的历史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反映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登鹳雀楼》(王之涣)- 表达了对壮丽自然景观的赞美。

诗词对比

  1. 晏殊《浣溪沙》与此诗的对比: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但《浣溪沙》更多体现了个人情感,而本诗则更侧重于哲学思考。
  2. 李白《将进酒》:虽然风格截然不同,但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看法,只是李白更显豪放,而晏殊则偏向于内省与思考。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从军行 向常侍 秋胡行 其五 嵇中散 阮步兵 小院 题载雪录 题崇寿院 深院 秦村午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河水不洗船 矢字旁的字 包含鸲的词语有哪些 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认奴作郎 韭字旁的字 仁王 羽字旁的字 訾弋 小字头的字 静晏 翻空出奇 谳正 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气焰熏天 踬阂 荒淫无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