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0:57
大钧播群物,零茂归自然。
默定既有初,不为智力迁。
籞寇导其流,仲任派其源。
智愚信自我,通塞当由天。
宰世曰皋伊,迷邦有颜原。
吾道诚一概,彼途钟百端。
卷之入纤毫,舒之盈八埏。
进退得其宜,夸荣非所先。
朝闻可夕陨,吾奉圣师言。
这首诗表达了宇宙万物的自然法则与人类对智慧和愚昧的理解。大自然广泛地传播万物,万物归于自然的规律。原本安静而稳定的状态,并不因人类的智力而改变。世间的流动与生成,都是由他人所引导,智慧与愚昧都是出自自身,通达与阻塞都由天意所主宰。治理世间的有如皋伊(历史上著名的贤人),而迷惑的国度则有如颜原(古代的迷惑者)。我所追求的道理是一致的,而他人的道路则千差万别。将道理细致入微,展开则可广泛深入。行动得当,荣华富贵自然随之,而不必先行夸耀。即便是早晨所闻,晚上也可能陨落,因此我恭敬地奉行圣师的教诲。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号惟白,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他的词以清丽婉约著称,对于自然景物有独到的描绘,作品多表现人生哲理和自然美。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政治动荡与文化发展的时期,诗人试图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寻找一条自然与智慧的道路,表述对宇宙法则的理解与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晏殊对自然法则的思考与对人类智慧的反思。诗中“默定既有初,不为智力迁”一句,强调了内在的静谧与安定是不可由人类的智慧所改变的,反映了道家思想对自然法则的理解。诗人通过对比智愚、通塞,展现了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无力,强调了天命与自然的主导地位。
整首诗构建了一种宁静的宇宙观,既有对智慧的追求,也有对愚昧的警惕。诗中提到的皋伊和颜原,分别象征了治理与迷惑,提示人们在生活中应持有清醒的认知,避免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通过细致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晏殊在这首诗中成功地传达了对生命、宇宙及人类命运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宇宙与人类的关系,强调人类应依循自然法则,保持谦卑的态度,理解智慧与愚昧的相对性,最终归于对天命的尊重。
关于“默定既有初”这句,下面哪项解释更准确?
A. 状态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
B. 原本的安静是内在的本质
C. 只有智慧才能改变状态
D. 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中
诗中提到的皋伊象征什么?
A. 迷惑
B. 智者
C. 无知
D. 自然
本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什么?
A. 人类的财富
B. 宇宙与人类的关系
C. 古代的历史
D. 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