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2:0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2:04:48
破阵子 其二
晏殊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
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
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
此情千万重。
燕子想要归来的时节,昨夜西风吹拂着高楼。
在这人间的聚会中,试着把金酒瓶放在菊花丛旁。
歌声悠长,脸上泛着红晕。
斜阳透过帘幕,微微的凉意渐渐渗入梧桐树。
多少心中的情感无法尽诉,写在那曲调的纸笺上。
这样的情感重重叠叠,无法尽言。
作者介绍:
晏殊(991-1055),字同叔,号洛之,北宋词人,擅长词作,尤其以婉约风格著称。他在政治上有所成就,但因其词风华丽、情感细腻而广受赞誉。
创作背景:
《破阵子 其二》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情感的深刻体悟。在这个时期,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雅士的聚会成为流行,诗词的创作也随之繁荣。
《破阵子 其二》展现了晏殊细腻的情感与卓越的艺术才华。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美丽画面:燕子归来,西风送爽,高楼之上,金酒与菊花相伴,歌声与微凉的空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陶醉的氛围。晏殊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环境紧密结合。他用“歌长粉面红”描写了歌者的娇美,生动地传达出欢乐的气氛和内心的愉悦。而“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则道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性,尽管有千言万语,却难以用语言表达,最终只能寄托于曲调之间。这种对情感的无尽追求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使得这首词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对聚会的渴望以及对情感的无尽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际关系,反映了人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燕子”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归来与希望
c) 孤独
“高楼昨夜西风”中的“西风”代表什么?
a) 冷清的夜晚
b) 时光的流逝
c) 春天的气息
诗人对情感的表达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排比
b) 拟人
c) 比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