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6:43
原文展示
朱户未闻迎綵燕,
东郊先报舞云翘。
姜任盛德符青史,
金屋千春奉圣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的景象:朱红的大门尚未听到迎接春燕的消息,东郊的春天已经率先向我们报告,云彩在空中翩翩起舞。姜子牙被任命为盛德的象征,历史将铭记他的功绩,金屋中春光无限,永远奉献给圣明的朝廷。
注释
字词注释
- 朱户:红色的大门,象征着富贵和吉祥。
- 迎彩燕:迎接春天的彩色燕子,象征春天的来临。
- 东郊:指东边的郊外,春天的气息从这里开始。
- 舞云翘:云彩在空中飘舞,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象。
- 姜任:指姜子牙,他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 盛德:盛大的德行,指君主或权臣的德行。
- 符青史:青史常指历史,符即代表,表示功绩被记载下来。
- 金屋千春:富贵的屋子,象征着繁荣的春天。
典故解析
- 姜子牙: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他辅佐周文王建立周朝,功绩卓著,常被后人视为智者的象征。
- 青史:古代对历史的称呼,意指功绩会被写入史册,常用来形容人的伟大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自愚,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其诗词风格清新婉约,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晏殊在政治上曾任多职,对北宋初期的政治与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
创作背景
《立春日词》是晏殊在立春时节所作,立春是中国传统节气中重要的节气,象征着万物复苏,春天的到来,诗中借助这一时节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个人理想的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立春为引子,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与朝廷的繁荣。首句“朱户未闻迎綵燕”,用“朱户”暗示了富贵的家庭,而“彩燕”则是春天的象征,暗示着春天尚未真正降临,营造出一种期待的氛围。接下来的“东郊先报舞云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来临,云彩在空中翩翩起舞,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轻盈与活力。
第三句“姜任盛德符青史”则将目光转向政治,姜子牙的任命象征着国家的盛德,表明了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国家也应该迎来繁荣与强盛。最后一句“金屋千春奉圣朝”,描绘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金屋象征着富贵,千春则寓意着长久的春天,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将自然的美与国家的盛况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情感真挚而充满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朱户未闻迎綵燕:红色的门还没有听到迎接春燕的消息,暗示春天尚未完全来临。
- 东郊先报舞云翘:东边的郊外已经先行报告了春天的到来,云彩在空中轻盈地舞动,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 姜任盛德符青史:姜子牙被任命,象征着伟大的德行将被载入历史,强调了政治的稳定与繁荣。
- 金屋千春奉圣朝:富丽堂皇的金屋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愿春天的美好永远奉献于圣明的朝廷。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前后句成对出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云彩描述为“舞”,赋予了自然以生命,使意象更为生动。
- 象征:朱户、彩燕、金屋等意象都具有象征意义,分别代表富贵、春天的到来与国家的繁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立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户:象征富贵与繁荣。
- 彩燕: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生机勃勃。
- 东郊:体现自然的复苏与希望。
- 姜任:象征政治上的清明与德行。
- 金屋:象征富饶的生活与国家的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朱户未闻迎綵燕”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春天尚未到来
- B. 春天已经到来
- C. 冬天的寒冷
-
“东郊先报舞云翘”中的“舞云翘”是指什么?
- A. 天上的鸟
- B. 春天的云彩
- C. 舞者的动作
-
诗中提到的“姜任”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描绘春天的美好,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 《立春》(陆游):同样以立春为题材,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着重于月夜的静谧与美丽,情感更加抒情与细腻。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描绘了早春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希望与生机,情感上更偏向于个人的感受与期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晏殊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