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立春日词 其四 御阁》

时间: 2025-04-29 13:31:03

诗句

綵幡双燕祝春宜,献寿迎祥重此时。

腊雪未消宫树碧,早莺声在万年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1:03

原文展示:

綵幡双燕祝春宜,献寿迎祥重此时。腊雪未消宫树碧,早莺声在万年枝。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到来,彩旗飘扬,双燕飞舞,祝愿这个春天的美好。此时正是献上寿祝、迎接吉祥的好时机。腊月的雪尚未融化,宫中的树木依然碧绿,早莺的鸣叫声在万年长青的树枝上回响。

注释:

  • 綵幡:指的是彩色的旗帜,象征吉祥和喜庆。
  • 双燕:指两只燕子,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寓意春回大地。
  • 献寿迎祥:指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送上祝寿和迎接祥瑞的美好愿望。
  • 腊雪未消:腊月的雪尚未融化,表现出季节的交替与变化。
  • 宫树碧:宫廷里的树木依然青翠,象征生机勃勃。
  • 早莺声:早早就鸣叫的黄莺,代表春天的到来。
  • 万年枝:指长青的树木,寓意长久与常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晏殊(991年-1055年),字叔原,号晏几道,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他以词风清新、婉约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正值立春时节,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期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春天的庆祝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立春日词 其四 御阁》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展现了自然生命的复苏。诗的开头以“綵幡双燕”引入,既有视觉的美感,也营造了春天的喜庆氛围。双燕的出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是自然界的生机象征,同时也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接下来“献寿迎祥重此时”,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节日氛围,体现了古人对春天的重视,既是对自然的礼赞,也是对生活的祝福。

“腊雪未消宫树碧”一句,展现了春冬交替的特征,腊雪尚在,宫树却已绿意盎然,体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冬天的残余对比,暗示着生命力的强大。最后一句“早莺声在万年枝”不仅描绘了早莺的鸣叫,还通过“万年枝”这一意象,传递出一种长久的生命力与生机。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象丰富,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綵幡双燕祝春宜:通过彩旗和燕子的意象,表现了春天的到来和人们对春天的喜悦。
  2. 献寿迎祥重此时:在春天的时节,表达了祝寿和迎接吉祥的美好愿望。
  3. 腊雪未消宫树碧:描绘了春天与冬天的交替,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4. 早莺声在万年枝:早莺的声音在常青的树木上回响,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吉祥的使者,表现出对春天的期待。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结构工整,形成了优美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綵幡:象征春天的到来与庆祝。
  • 双燕:代表春天的使者,象征生机与希望。
  • 腊雪:冬天的残留,象征季节的交替。
  • 宫树:象征生命的常青与繁荣。
  • 早莺:春天的使者,象征生命的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句中“綵幡双燕”意指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冬天的景象
    C. 送别的悲伤

  2. “腊雪未消”反映了什么? A. 春天的暖意
    B. 冬天的残余
    C. 夏天的酷热

  3. 诗中的“早莺声”主要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凋零
    B. 春天的来临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晏殊《立春日词》李煜《虞美人》: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晏殊更侧重自然景象的描写,而李煜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晏殊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兄弟还都至长葛河上四首·双禽 次韵和唐公北使途中见寄二首 同曼叔游高阳山 送谢师直归马上作 和子华兄寄酒走笔 与张仲巽游善护院 王微之龙图挽辞二首 其二 和圣俞斗山鹊 寄家子震寺丞 游龙门诗十二首 其三 石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豕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补苴调胹 外力 费尽心思 东投西窜 即景生情 包含婚的成语 酿饭 该正 秧信 龝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摧折豪强 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飞金走玉 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