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7:09
满江红
作者:元好问 〔金朝〕
枕上吴山,隐隐见宫眉修碧。
人好在断浑似,画图相识。
罗袜尘香来有信,玉箫声远寻无迹。
恨不将春色醉仙桃,迷芳席。
婵娟月,韶华日。
梦已尽,愁仍积。
江花共江草,几时终极。
锦树摧残胡蝶老,冰绡剪破鸳鸯只。
拌楚云湘雨一生休,休相忆。
在枕边隐约可以看到吴山的青翠,宛如宫中女子的修长眉目。
那个人的美丽仿佛在梦中,似曾相识。
轻盈的罗袜随着尘香而来,玉箫的声音却远不可寻。
我恨不能将春色酩酊醉倒在仙桃下,迷醉于芳香的席间。
月如婵娟,日如韶华。
梦已成空,愁绪依然堆积。
江边的花草,何时才能终止这份惆怅?
锦绣的树木被摧残,蝴蝶已老,冰绡剪破了鸳鸯的情。
在楚云湘雨中,人生也只能到此为止,别再相忆。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池,金朝著名的诗人、学者。他在历史上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尤其擅长词和诗。他的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呈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满江红》创作于金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元好问身处这样的历史背景,常常以个人情感为切入点,结合当时的国家局势,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满江红》是一首充满感伤和怀旧情绪的词作。开头通过描绘吴山的隐约景象,勾勒出美丽的女性形象,暗含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词中反复提到的“春色”、“玉箫”等意象,不仅体现了词人的审美情趣,也映射出他对逝去春光的无尽惋惜。
随着词意逐渐深入,作者的情感愈加浓烈,表达了对梦境和现实之间的无奈与愁苦。尤其是“梦已尽,愁仍积”一句,深刻揭示了人生中的遗憾和失落。词的最后,作者以“拌楚云湘雨一生休”收尾,仿佛在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整首词在意象的选择上丰富多样,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元好问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整首词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吴山”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美丽的女子
C. 历史遗迹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玉箫”象征_____。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惋惜。(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