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5:11
白纻众山顶,江湖所萦带。
浮云卷晴明,可见九州外。
肩舆上寒空,置酒故人会。
峰峦张锦绣,草木吹竽籁。
登临信地险,俯仰知天大。
留欢薄日晚,起视飞鸟背。
残年苦局束,往事嗟摧坏。
歌舞不可求,桓公井空在。
在白纻山的顶端,江湖如带环绕。
浮云在晴空中卷动,可以看到九州之外。
在肩舆上仰望寒空,与老友共饮畅谈。
峰峦展开如锦绣,草木间传来乐声。
登高望远,深知天地之大。
留下欢聚的时光,起身看飞鸟的背影。
年老时苦于束缚,往事令人叹息残毁。
歌舞已不可求,桓公的空中舞蹈依然在。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其诗词作品以清新、自然、深刻的思想见长,常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安石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低谷,诗中流露出对往事的感慨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白纻山》是一首描绘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白纻山的壮丽景色和自我内心的感受。开篇以“白纻众山顶”引入,便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远的境界,山顶的清幽使人产生宁静的思考。而“江湖所萦带”一句,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相融,山水之间的美景环绕着,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描写通过“浮云卷晴明”,描绘了空灵的自然现象,诗人似乎在此刻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与老友的相聚则是诗中最为温馨的部分,表明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透出对人生的感慨,尤其是“残年苦局束,往事嗟摧坏”,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伤感与无奈。最后以“歌舞不可求,桓公空在”作结,既是对理想的追求,也是对现实的无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深邃与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纻山”象征着什么?
“歌舞不可求”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白纻山》与杜甫的《望岳》同样都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但王安石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内心的感受,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壮丽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