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真州马上作》

时间: 2025-05-07 06:59:08

诗句

身随饥马日中行,眼入风沙困欲盲。

心气已劳形亦弊,自怜於世欲何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9:08

原文展示:

真州马上作
作者: 王安石

身随饥马日中行,
眼入风沙困欲盲。
心气已劳形亦弊,
自怜於世欲何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烈日下骑马行进的艰苦情景。饥饿的马在阳光下缓慢前行,作者的眼睛被风沙刺得几乎看不见前方。内心的疲惫和身体的虚弱让他感到无比困惑,自己在这个世间到底还追求什么呢?

注释:

  • 身随饥马:形容骑马行走,马匹饥饿,动作迟缓。
  • 日中行:在正午时分,天气炎热,行进艰难。
  • 眼入风沙:形容风沙强烈,刺眼,影响视线。
  • 困欲盲:困惑到几乎失去视力的状态。
  • 心气已劳:内心的疲劳,情绪上也感到疲惫。
  • 形亦弊:身体也感到虚弱。
  • 自怜於世:对自己在世间的处境感到可怜。
  • 欲何营:想要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感到迷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推行新法,致力于国家改革,倡导文学思想,作品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王安石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在政治改革道路上的艰辛与困惑,及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真州马上作》是一首极具表现力的诗,描绘诗人骑马途中遭遇的艰难情境,既有外在的物理困境,也有内心的压抑和迷茫。诗的开篇“身随饥马日中行”,通过对饥饿和炎热的描绘,迅速引入诗人的主观感受,带出一种困顿的氛围。接下来的“眼入风沙困欲盲”,则进一步加深这种困境,风沙的描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反映,也象征着诗人在世间的迷惘和无助。

“心气已劳形亦弊”一句,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身体的虚弱,暗示了他在政治改革中的艰辛与挫折。最后一句“自怜於世欲何营”,更是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深思,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邃,展现了王安石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内心的挣扎与反思,也刻画了他作为一位改革者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身随饥马日中行:描绘了在炎热的正午,诗人与饥饿的马一起艰难前行,呈现出一种疲惫的气氛。
    • 眼入风沙困欲盲:风沙刺眼,诗人几乎看不清前方,象征着他在生活中的迷失与困惑。
    • 心气已劳形亦弊:心理与生理的双重疲惫,反映了他内心的压迫感。
    • 自怜於世欲何营:发出自我反思的感慨,质疑生活的意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外界的风沙比作困扰内心的迷惘,构建了形象的对比。
    • 对仗:如“心气已劳”与“形亦弊”,增强了诗的音韵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反思和对社会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在追求理想和面临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 饥马:象征着困境和疲惫,反映了诗人的内心状态。
  • 风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描写,也代表了外部环境对人的困扰与压迫。
  • 日中:象征着人生的高峰与困境,正午的烈日暗喻着生活的严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的《真州马上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迷茫与困惑
    C. 喜悦

  2. 诗中“眼入风沙困欲盲”指的是: A. 眼睛被沙子刺痛
    B. 眼睛失去视力
    C. 眼前看不清楚

  3. 诗的最后一句“欲何营”意指: A. 想要追求的东西
    B. 生活的意义
    C.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李白:王安石的《真州马上作》表现了现实的困境与内心的迷茫;而李白的《将进酒》则展现了豪情与对人生的洒脱态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青玉案 后庭花破子 谢新恩 谢新恩 一斛珠 清平乐 菩萨蛮 其四 长相思 其二 捣练子令·云鬟乱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感慨系之 歹字旁的字 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声势汹汹 鼠字旁的字 轮囷 条三窝四 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肥冬瘦年 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误却 尣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佪翔 偷偷摸摸 母字旁的字 分毫不差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