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寓言六首》

时间: 2025-05-04 01:14:21

诗句

明者好自蔽,况乃知我匹。

每行悔其然,所见定万一。

不求攻尔短,欲议世之失。

耘而舍其田,辛苦亦何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4:21

原文展示:

明者好自蔽,况乃知我匹。
每行悔其然,所见定万一。
不求攻尔短,欲议世之失。
耘而舍其田,辛苦亦何实。

白话文翻译:

聪明的人喜欢掩饰自己,更何况知道我与他相匹敌的人。
每一次出行都在后悔这样做,所见之事定然是万分之一的事情。
我并不想攻击你的短处,只想讨论这个世界的错误。
辛勤耕作却抛弃自己的田地,辛苦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注释:

  • 明者:聪明的人。
  • 自蔽:自我掩饰,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
  • 所见定万一:所见的事情往往只是万分之一,强调认识的局限性。
  • 攻尔短:攻击你的缺点。
  • 欲议世之失:想讨论社会上的错误。
  • 耘而舍其田:辛勤耕作却放弃自己的田地。

典故解析:

此诗反映了王安石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可能涉及了当时士人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关系的探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诗人和思想家。他主张变法,提倡新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作品多涉及国家、社会及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王安石变法时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及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寓言六首》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王安石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明者好自蔽”,即聪明之人往往会选择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和能力,这反映了士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与困惑,强调自身的局限性,指出“所见定万一”,每个人的理解与判断往往是片面的,容易导致误解或错判。诗中的“不求攻尔短”,表明了诗人并非要对他人进行攻击,而是希望通过讨论来揭示社会的种种问题,反映了其对社会责任的关注。

最后一句“耘而舍其田”,更是直指现实,辛勤耕作但放弃了自己的土地,这不仅在字面上体现了对农田的重视,更在隐喻着对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王安石通过这首诗,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不应忽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与责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者好自蔽:聪明的人常常选择隐藏自己的真实情况。
  2. 况乃知我匹:更何况那些了解我与他们相匹敌的人。
  3. 每行悔其然:每次出行之后,我都在后悔自己的选择。
  4. 所见定万一:我所见的事情常常只是万分之一,说明我的视野有限。
  5. 不求攻尔短:我并不想指责你的缺点。
  6. 欲议世之失:我希望讨论的是社会上存在的问题。
  7. 耘而舍其田:辛勤耕作却放弃自己的田地。
  8. 辛苦亦何实:这样的辛苦又有什么实际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耘而舍其田”,比喻对个人责任的放弃。
  • 对仗:诗句之间有着明显的对称和节奏感,增强了表达的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个人的责任与社会的联系,强调在追求个人理想时应关注社会的整体利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者:象征聪明和智慧,代表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 :象征个人的责任与努力,代表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王安石在诗中提到的“明者”指的是哪类人? A. 聪明的人
    B. 愚蠢的人
    C. 懒惰的人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耘而舍其田”反映了对___的思考。

  3. 判断题:诗中“每行悔其然”表示诗人对自己选择的满意。 (对/错)

答案:

  1. A
  2. 个人责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寓言六首》与李白的《将进酒》在表达个人理想和社会责任上存在对比,王安石更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探讨,而李白则倾向于个人情感的释放。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湖庄谢客 见梅有感 故福建提刑钟编修挽章二首 韩耕道交八绝句韵见寄因和答之 赠日者 后溪先生刘阁学挽章三首 章泉言语妙天下知仆无诗能且示识面乃时以佳 满庭芳(寿妻) 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 萧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众暴寡,以强凌弱 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起死回生 西席 横加干涉 突驰 耳刀旁的字 目不旁视 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贯鱼承宠 言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芬烈 满怀信心 草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